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上星穴别名: 鬼堂、明堂、神堂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督脉 位置: 位于头部,前发...
养生
名称: 上星穴
别名: 鬼堂、明堂、神堂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督脉
位置: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 鼻渊、鼻衄、头痛、目痛、热病,疟疾、癫狂
功能: 清热宣肺,宣通鼻窍,苏厥安神。
操作: 平刺0.5 -0.8寸
主要配伍: 配百会穴、百劳穴治鼻衄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鼻渊、鼻衄、头痛、目痛等头面部病。
2、热病,疟疾。
3、癫狂。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风府穴、禾髎穴、风池穴、人中穴、百会穴、百劳穴治鼻渊、鼻涛。
2、配百会穴、百劳穴治鼻衄。
3、配人中穴、迎香穴、太渊穴治鼻塞不闻香臭。
4、配迎香穴、列缺穴、合谷穴治鼻痈。
5、配神庭穴、后顶穴、百会穴、风池穴治头痛。
6、配目窗穴、风池穴、上关穴治头晕。
7、配人中穴、风池穴、合谷穴治头面虚肿。
8、配太阳穴、少商穴、商阳穴、二间穴、合谷穴、侠溪穴治目赤痛。
9、配睛明穴、瞳子髎穴、鱼际穴、太阳穴、头维穴、攒竹穴治迎风流泪。
10、配人中穴、少商穴、隐白穴、大陵穴、申脉穴、风府穴、颊车穴等治癲狂。
相关论述:
1、《太平圣惠方》:“头风头肿皮肿,鼻塞,头痛”,“头风目眩,鼻塞不闻香臭”。
2、《针灸大成》:“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肿,不能远视,口鼻血不止。”
3、《采艾编》:“上星者,星之光,上悬也。”
4、《会元针灸学》:“上星者,五脏之精气,上朝头结精于目,居高亲上故名上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