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少府穴别名: 兑骨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少阴心经 位置: 位于手掌,横平第5掌...
养生
名称: 少府穴
别名: 兑骨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少阴心经
位置: 位于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
主治: 心悸、胸痛、阴痒、阴痛、痈疡、小指挛痛
功能: 清心泻火,安神利湿。
操作: 直刺0.3-0.5寸
主要配伍: 配巨阙穴治心悸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在4、5掌骨之间,有第4蚓状肌,指浅、深屈肌腱,深部为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静脉。布有第4指掌侧固有神经。
详细主治:
1、心悸、胸痛等心胸病。
2、阴痒,阴痛。
3、痈疡。
4、小指挛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巨阙穴治心悸。
2、配期门穴、风门穴治胸痛。
3、配膀胱俞穴、少冲穴、步廊穴、间使穴、胃俞穴、大钟穴治少气。
4、配太冲穴、照海穴、曲泉穴治阴挺。
5、配三里穴治小便不利。
6、配蠡沟穴治嗌中有气如息肉状。
7、配通里穴、内关穴、大陵穴治心律不齐。
相关论述:
1、《肘后歌》:“心胸有病少府泻”。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掌中热,手臂不伸”。
3、《采艾编》:“少府,为荥,少阴所流如传送之府也。”
4、《会元针灸学》:“少府者,手少阴心脉。出腋走手小指,交少府而通心之府小肠也,故名少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