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石关穴别名: 石阙、石关、石门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位于上腹...
养生
名称: 石关穴
别名: 石阙、石关、石门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不孕
功能: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调理冲任。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京门穴治脊痉反折
概述:
名词释义:
石,指石硬,含坚满之意。关,指关要。穴近胃脘为饮食之关,又主治“妇人子脏中有恶血,内逆满痛”,为攻坚消满之要穴,故以名之。
功能作用: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调理冲任。
定位: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
详细主治:
1、胃痛、呕吐、腹痛、便秘等胃肠病证。
2、产后腹痛、不孕。
详细操作:
仰卧,先取脐中直上3寸的建里,再于其旁0.5寸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疼、膈肌痉挛、便秘、食管痉挛、眼结膜充血、尿路感染、痛经等。
配伍:
1、配太渊穴、俞府穴治呕哕。
2、配石门穴、大都穴治气结穴、心坚满,大便闭。
3、配关元穴、阴交穴、中极穴、商丘穴、涌泉穴、筑宾穴治妇人不孕。
4、配京门穴治脊痉反折。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 :“妇人子脏中恶血,内逆满痛,石关主之。”
2、《针灸甲乙经》 :“在阴都下一寸。”
3、《素问·气府论》王注:两旁相去“同身寸之一寸。”
4、《考穴编》:广注“合建里旁开一寸五分。”
5、《中国针灸学》:“在脐上三寸,去中行五分。”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