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水道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
养生
名称: 水道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痛经、不孕
功能: 利尿通便,调经止痛。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筋缩穴治脊强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小腹胀满。
2、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性疾患。
3、疝气。
4、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尿潴留、腹水、睾丸炎、脊髓炎、疝气、脱肛、子宫病、卵巢病、便秘等。
2、现代研究,针刺水道、肾俞、次髎等穴对泌尿结石有止痛作用。
配伍:
1、配关元穴、大巨穴、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困难。
2、配脾俞穴、大肠俞穴、次髎穴、天枢穴、上巨虚穴、大巨穴、气海穴治脾约。
3、配气海穴、外陵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泻痢脓血。
4、配大敦穴、肩井穴、章门穴、气海穴、归来穴、冲门穴、关元穴等治疝气。
5、配筋缩穴治脊强。
6、配关元穴、关门穴、三阴交穴治奔豚乳弦。
相关论述:
1、《铜人》:水道“治少腹满引阴中痛,腰背强急,勝胱有寒,三焦结热,小便不利。”
2、《经穴释义汇解》:“道,通也。肾主水,膀胱属水,三焦者水道出焉,穴主肾、膀胱、三焦之疾,通调水道,又位在大巨下一寸,正当膀胱出水之道,故名水道。”
3、《针灸甲乙经》:“三焦曰,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