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天鼎穴别名: 天顶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颈部,横平环状软骨...
养生
名称: 天鼎穴
别名: 天顶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
主治: 暴喑气哽、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瘰疬、瘿气
功能: 清利咽喉,理气降逆,化痰散结。
操作: 直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间使穴、合谷穴治暴喑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暴喑气哽、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等咽喉病证。
2、瘰疬、瘿气。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喉头炎、颈淋巴结结核、舌骨肌麻痹症,凡咽下困难者,均可使用。
配伍:
1、配气舍穴、膈俞穴治喉痹。
2、配间使穴治失音嗫喏。
3、配合谷穴、间使穴治暴喑。
4、配臑会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天突穴、天容穴治瘿气。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天鼎,在颈缺盆上。”
2、《会元针灸学》:“天鼎者,肩之上调之天部。两手阳明至肩上托头矗立,如鼎之状,故名。”
3、《医宗金鉴》:“从巨骨穴循颈,缺盆上直行扶突下一寸。”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