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天泉穴别名: 天温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厥阴心包经 位置: 位于臂前区,腋前纹...
养生
名称: 天泉穴
别名: 天温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厥阴心包经
位置: 位于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主治: 心痛、咳嗽、胸胁胀满、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功能: 理气止痛,活血通脉,养心安神。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孔最穴、太溪穴、行间穴等治咳逆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理气止痛,活血通脉,养心安神。
定位:
位于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
在肽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详细主治:
1、心痛、咳嗽、胸胁胀满等心肺病症。
2、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纹痛、心动过速、心内膜炎、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2、动物实验表明,当给动物注射肾上腺素,使心率过慢,再针刺“天泉”、“曲泽”、“内关”等穴,可明显减肾上腺素所致的心率减慢作用,并促使心率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配伍:
1、配孔最穴、太溪穴、行间穴等治咳逆。
2、配曲池穴治肘臂疼痛。
3、配期门穴治胸胁胀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天泉……在曲腋下。”
2、《采艾编》:“天泉,池水溢于臂此为泉源也。”
3、《针灸大全》:“腋下三寸。”
4、《医宗金鉴》:“在天池穴斜上,绕腋循臂内廉下行二寸。”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