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听宫穴别名: 多所闻 出处: 《灵枢·刺节针邪》 隶属: 手太阳小肠经 位置: 面部,耳屏正...
养生
名称: 听宫穴
别名: 多所闻
出处: 《灵枢·刺节针邪》
隶属: 手太阳小肠经
位置: 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功能: 利窍聪耳,安神定志,通络止痛。
操作: 张口,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颊车穴、合谷穴治聤耳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2、齿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聋哑、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声音嘶哑、失音症等。
2、现代研究,针刺听宫穴对治疗感觉神经性耳聋有一定疗效。实验观察表明,实验性动物的耳聋,针刺“听宫”穴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发现针刺“听宫”组,其损伤曲线在第二回显著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证明针刺能改善耳蜗微循环及毛细胞营养供应,故能组织毛细胞坏死。通过耳蜗电位的变化,也证明针刺组可使部分病人耳蜗电位加大,提示耳蜗机能提高。
配伍:
1、配听会穴、翳风穴治耳聋、气闭。
2、配天容穴、下关穴、听会穴、耳门穴治下颌关节炎。
3、配脾俞穴治心下悲凄。
4、配天容穴、听会穴、中渚穴治耳聋嘈嘈若蝉鸣。
5、配少海穴、乳根穴治臂痛。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主失音,癫疾,心腹满,聤耳,耳聋如物填塞无闻。”
2、《循经考穴编》:“耳虚鸣痒,或闭塞无闻,或耳出清汁。”
3、《针灸甲乙经》:“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