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外陵穴别名: 天溪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
养生
名称: 外陵穴
别名: 天溪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腹痛、疝气、痛经
功能: 理气止痛。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天枢穴治腹中尽痛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腹痛、疝气。
2、痛经。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腹直肌痉挛、腹痛、肠痉挛、疝气、痛经等。
2、现代研究,有报道针刺外陵、少海等穴,对痉挛性结肠炎有效,可缓解结肠痉挛。有人针刺外陵、阴陵泉等穴,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结果发现针刺组凝集素平均效价最高,且增长最快。电针组次之,但均较药物组为优。
配伍:
1、配天枢穴治腹中尽痛。
2、配归来穴、大敦穴、三阴交穴治疝气。
相关论述:
1、《腧穴命名汇解》:“外陵,旁者为外,突起之处为陵。穴居腹部正中线之旁,当腹部隆起的外侧,因名外陵。”
2、《针灸甲乙经》 :“在天枢下,大巨上。”
3、《素问·气府论》王注:“在天枢下同身寸之一寸。”
4、《类经图翼》:“天枢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