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小肠俞穴别名: 三焦窬、八辽窬 出处: 《脉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骶区,横...
养生
名称: 小肠俞穴
别名: 三焦窬、八辽窬
出处: 《脉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骶区,横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
主治: 遗精、遗尿、尿血、尿痛、带下、腹泻、痢疾、疝气、腰骶痛
功能: 清肠利湿,通利小便,理气通络。
操作: 直刺或斜刺0.8-1.2寸
主要配伍: 配长强穴、承山穴治痔漏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遗精、遗尿、尿血、尿痛、带下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2、腹泻、痢疾。
3、疝气。
4、腰骶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中脘穴、大肠俞穴、合谷穴、长强穴、曲泉穴治痢疾。
2、配脾俞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太白穴治便血(虚证)。
3、配承山穴、太溪穴、照海穴、太冲穴、太白穴等治便秘。
4、配四髎穴、大肠俞穴、精宫穴、命门穴、关元穴等治遗精。
5、配肾俞穴、中髎穴、大肠俞穴、带脉穴、中极穴等治白带。
6、配关元穴、三阴交穴治小便赤涩不通。
7、配阴交穴、阴陵臬穴治小便闭癃。
8、配中脊俞穴、白环俞穴治腰脊痛。
9、配鱼际穴、大陵穴、肝俞穴治短气。
相关论述:
1、《医经理解》:“俞者言其气之所输也,……。小肠俞,在第十八椎下。”
2、《孔穴命名的浅说》:“小肠俞,有主小肠病之义。”
3、《脉经》:“在背第十八椎。”
4、《类经图翼》:“在第十八椎下两旁各二寸。”
5、《新针灸学》:“第十八椎之下,旁开约二横指,上髎穴之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