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新设穴别名: 新识、下风池 出处: 现代《新针灸学》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项部,当第3...
养生
名称: 新设穴
别名: 新识、下风池
出处: 现代《新针灸学》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项部,当第3、4颈椎之间,旁开1.5寸,左右计2穴
主治: 颈项强痛、后头痛、枕神经痛等
功能: 祛风邪,利颈项。
操作: 直刺0.5-0.8寸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在项部,当第3、4颈椎之间,旁开1.5寸。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项筋膜、斜方肌、头夹肌。皮肤由第三、四、五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致密,脂肪组织中有许多纤维束连于皮肤和项筋膜之间。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头夹肌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详细主治:
1、颈项强痛,后头痛和枕神经痛,项肌痉挛及扭伤,肩胛部疼痛,咳嗦,气喘等。
2、还用于角弓反张,咽喉肿痛,颈项淋巴腺肿大等。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天柱、天容、颈2-6夹脊(双)治项肌瘫痪。
2、配肩髃、阳陵泉治肩周炎。
3、配养老治落枕。
4、配风池、天柱、肩井,加配中渚、足三里、太冲、膻中治颈肌炎。
5、配完骨、阿是穴(新设直下椎旁之压痛点,上述穴位可采用针刺或穴位注射)治颈椎病。
相关论述:
1、《新针灸学》:“针三至五分深,灸五至十五分钟。治疗枕神经痛、项肌痉挛及扭伤、项部及肩背部疼痛。”
2、《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新设,奇穴。第三颈椎下外开约一寸五分,即风池穴直下,后发际下一寸五分,针三分至五分,灸三至七壮。主治喘息、咳嗽、淋巴腺肿大、枕神经痛、项肌痉挛及扭伤、项部及肩胛部疼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