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血海穴别名: 百虫窠、血郄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位于股前区,...
养生
名称: 血海穴
别名: 百虫窠、血郄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隐疹、湿疹、丹毒、膝股内侧痛
功能: 补血活血,调经止带,清热利湿。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曲池穴、委中穴治湿疹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
2、隐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3、膝股内侧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睾丸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下肢溃疡、贫血等。
2、现代研究,针刺血海穴,对垂体—性腺功能有关,尤其对卵巢功能有关。
配伍:
1、配照海穴、三阴交穴、隐白穴、大敦穴治月经不调。
2、配关元穴、中极穴、大巨穴、水道穴、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3、配合谷穴、阴交穴、气冲穴治月经不通。
4、配大冲穴、阴谷穴、然谷穴、三阴交穴、肝俞穴、支沟穴治崩漏。
5、配曲池穴、委中穴治湿疹。
6、配解溪穴、商丘穴治腹胀。
7、配天井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治风疹。
8、配气冲穴、照海穴、公孙穴、委中穴、三阴交穴治脚气红肿、大热不退。
9、配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治热淋。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 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
2、《针灸大成》 暴崩不止,血海主之。
3、《类经图翼》 主带下,逆气,腹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