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血门穴别名: 食仓 出处: 《医经小学》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腹部,脐上4寸,左右旁开...
养生
名称: 血门穴
别名: 食仓
出处: 《医经小学》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腹部,脐上4寸,左右旁开各3寸处
主治: 慢性盆腔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功能: 益气活血止痛
操作: 直刺0.8-1.2寸
主要配伍: 配中极穴、归来穴治疗慢性盆腔炎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详细操作:
1、毫针法:以28-30号1.5寸毫针直刺0.8-1.2寸,针尖破皮后应缓缓进针,得气时局部有沉胀感。注意不可刺穿腹膜。一般而言,当针尖触及腹膜时,医者往往感到有阻力,患者则有一种放射状的痛感。
2、艾灸法:双侧穴,以花生米或枣核大艾炷,隔姜或隔药饼灸5-7壮,或艾条温灸(回旋灸或雀啄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配伍:
1、配中极穴、归来穴(采用隔姜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2、配足三里穴、梁丘穴治疗胃痉挛。
3、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疗消化不良。
4、配足三里穴、梁门穴治疗急性胃炎。
相关论述:
1、《医经小学》:“漏经穴法……血门,中脘旁三寸。”
2、《中国针灸学》:“中脘旁三寸,灸十五壮,主治妇人腹中血块。”
3、《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食仓,奇穴。脐上四寸,外开三寸。针五至七分。灸五壮。主治妇人腹中血块;亦治急性胃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痉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