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阳白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位于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 主治...
养生
名称: 阳白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位于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
主治: 前头痛、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
功能: 清肝明目,疏风泻热。
操作: 平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颧髎穴、颊车穴、合谷穴治面瘫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清肝明目,疏风泻热。
定位:
位于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
解剖:
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详细主治:
1、前头痛。
2、眼睑下垂,口眼歪斜。
3、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目疾。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颧髎穴、颊车穴、合谷穴治面瘫。
2、配睛明穴、太阳穴治目赤肿痛。
3、配印堂穴、瞳子髎穴、四白穴、合谷穴治电光性眼炎。
4、配内庭穴、浮白穴、合谷穴、三间穴治齿痛。
5、配风池穴、翳风穴、下关穴、合谷穴治偏头痛。
6、配解溪穴、合谷穴治眉目间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 “足少阳、阳维之会”;“头目瞳子痛,不可以视,挟项强急不可以顾,阳白主之。”
2、《类经图经》: “头痛,目昏多眵,背寒栗,重衣不得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