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阳纲穴别名: 肠风、痔俞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脊柱区,第1...
养生
名称: 阳纲穴
别名: 肠风、痔俞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主治: 肠鸣、腹痛、腹泻、黄疽、消渴
功能: 调理气血,固精止遗。
操作: 斜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二白穴、竹杖穴治痔疮
概述: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肠鸣、腹痛、腹泻等胃肠病证。
2、黄疸。
3、消渴。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期门穴、少商穴、劳宫穴治食不下。
2、配二白穴、竹杖穴治痔疮。
3、配会阳穴、长强穴、承山穴治痔出血。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食饮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阳纲主之。”
2、《会元针灸学》:“阳纲者,肝之阳为胆,胆又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恃胆阳为之纲纪,故名。”
3、《类经图翼》:“在第十椎下两旁各三寸半陷者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