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阳溪穴别名: 中魁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
养生
名称: 阳溪穴
别名: 中魁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 学“鼻烟窝”凹陷中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手腕痛
功能: 清热解毒,安神定志,舒筋活络。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阳谷穴治目痛赤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2、手腕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神经性头痛、眼痛、耳鸣、耳聋、牙痛、小儿消化不良、偏瘫、扁桃体炎等。
2、现代研究,在X线钡餐下观察,针刺阳溪穴可见胃蠕动减慢。
配伍:
1、配下关穴、关冲穴、掖门穴、阳谷穴治耳聋鸣。
2、配少海穴、掖门穴治咽喉肿痛。
3、配曲池穴、少海穴、阳谷穴、二间穴、掖门穴、颊车穴、内庭穴、吕细穴治齿痛。
4、配阳谷穴治目痛赤。
5、配攒竹穴、尺泽穴、间使穴治心邪癲狂。
6、渴配太白穴、少冲穴、通里穴治热病心烦。
7、配丰隆穴、解溪穴治偏头痛。
8、配前谷穴、后溪穴治臂重痛肘挛。
9、配阳池穴、肩髃穴、曲池穴、腕骨穴、合谷穴、鱼际穴治手腕无力。
10、配临泣穴、尺泽穴、中渚穴、五处穴治五指拘挛,伸缩疼痛。
相关论述:
1、《医经理解》:“阳溪,在手腕上侧,两筋间陷中,溪为水所行,此则阳脉所经之溪也。”
2、《会元针奂学》:“阳者阳经之阳,溪者水也。小水沟而伏阳气,故名阳溪。”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