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意舍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
养生
名称: 意舍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主治: 腹胀、肠鸣、呕吐、腹泻
功能: 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操作: 斜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中府穴、俞府穴治呕吐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章门穴、三焦俞穴、小肠俞穴、百窌穴治肠鸣腹胀欲泄。
2、配中府穴、俞府穴治呕吐。
3、配膻中穴、足三里穴、太白穴、公孙穴、膈关穴等治噎膈。
4、配百会穴、中脘穴、气海穴、脾俞穴、肾俞穴、命门穴等治久泄。
5、配承浆穴、关冲穴、然谷穴治消渴嗜饮。
6、配肓门穴、志室穴、不容穴、期门穴、日月穴、章门穴等治黄疸。
7、配中膂俞穴治肾虚、消渴、汗不出。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 :“消渴身热,面赤黄,意舍主之。”
2、《概述腧穴的命名》:“舍,比喻经气留住之住所,意舍就是脾气留住之穴位。”
3、《针灸甲乙经》 :“在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
4、《类经图翼》:“在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半陷者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