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阴谷穴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
养生
名称: 阴谷穴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
主治: 癫狂、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膝股内侧痛
功能: 调经止带,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然谷穴、复溜穴治痰涎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癫狂。
2、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3、膝股内侧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股内侧疼痛、膝关节炎、下腹臌胀、泌尿系感染、阳萎、阴茎痛、阴道炎、外阴炎、阴门瘙痒、子宫出血等。
2、现代研究,针剌阴谷穴,可引起膀胱的收缩效应。也有报道,针刺阴谷、公孙加足三里,主要引起肠液分泌的抑制作用。针刺阴谷有一定利尿作用,与照海穴相似,对健康人平均排尿量有所增加。
配伍:
1、配太冲穴、血海穴、然谷穴、三阴交穴、肝俞穴、支沟穴治崩漏。
2、配肾俞穴、志室穴、太冲穴治阴痛。
3、配阴交穴、然谷穴、中封穴、大敦穴治阳萎。
4、配关元穴、三阴交穴、阴陵穴、气海穴、太溪穴治小便淋闭。
5、配三里穴、章门穴、厉兑穴、京门穴、内庭穴等治腹胀满不得息。
6、配大肠俞穴、背俞穴、阴包穴、三明交穴、阴陵穴治股痛。
7、配筋缩穴、曲骨穴、行间穴治癫证。
8、配百会穴、间使穴、复溜穴、足三里穴治发狂。
9、配哑门穴、少商穴、鱼际穴、二间穴、中冲穴、然谷穴治舌强。
相关论述:
1、《灵枢•本输》膝内“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
2、《考穴编》 >广注:“当在曲泉前横纹尖处。岐伯云:屈膝有两缝尖,上为曲泉,下为阴谷。”
3、《新针灸学》:“膝内辅骨之后,大肌之间。”
4、《中国针灸学》:“膝腘横纹之内侧。”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