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阴市穴别名: 阴鼎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
养生
名称: 阴市穴
别名: 阴鼎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
主治: 下肢痿痹、膝关节屈伸不利、疝气
功能: 祛风除湿,蠲痹止痛,舒筋活络。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肝俞穴治寒疝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下肢痿痹、膝关节屈伸不利。
2、疝气。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申脉穴治腰腿痛。
2、配三里穴、阳辅穴、蠡沟穴治腰痛不可以顾。
3、配风市穴、髋骨穴、足三里穴、阳陵穴、委中穴治两腿痛不能行步。
4、配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梁丘穴治着痹。
5、配风市穴、玉龙穴治历节风。
6、配太溪穴、肝俞穴治寒疝腹痛。
7、配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绝骨穴、阳辅穴、阳陵穴治脚气。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 :“寒疝痛,腹胀满,痿厥少气,阴市主之。”
2、《医经理解》:“阴市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足为阴,此为阴之市肆也。”
3、《针灸甲乙经》:“在滕上三寸,伏兔下。”
4、《考穴编》引明堂云:“在膝上当伏兔下行三寸,垂手正面点到处是。”
5、《类经图翼》:“一云在膝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得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