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迎香穴别名: 冲阳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面部,鼻翼外缘中点...
养生
名称: 迎香穴
别名: 冲阳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功能: 宣通鼻窍,清肺泻热,通络散风。
操作: 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主要配伍: 配囟会穴、合谷穴、太冲穴治鼻渊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鼻塞、鼽衄等鼻病。
2、口歪、面痒等口面部病证。
3、胆道蛔虫症。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鼻炎、鼻旁窦炎、鼻息肉、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症、喘息等。
2、现代研究,临床疗效统计表明,针刺迎香穴对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可达70-90%。与中药组比较,无论近期疗效或远期疗效,都有显著差异。针刺或穴位注射小剂量胶性钙,其疗效均较中药组优越。
配伍:
1、配合谷穴治面痒肿。
2、配上星穴、五处穴、和髎穴治鼻塞不闻香臭。
3、配合谷穴、上星穴、百会穴治慢性鼻炎。
4、配囟会穴、合谷穴、太冲穴治鼻渊。
5、配合谷穴、上星穴治鼻衄。
6、配太阳穴、上星穴、攒竹穴、睛明穴、合谷穴、太阳穴、委中穴、肝俞穴、行间穴治目赤肿痛。
7、配水沟穴、风池穴、支沟穴、合谷穴、曲池穴、委中穴治丹毒。
8、配下关穴、翳风穴、上星穴、攒竹穴、人中穴、颊车穴治面通。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鼽衄有痈,迎香主之。”
2、《素问·气府论》:“鼻空外廉项上各二”,王注谓“迎香、扶突二穴也。”
3、《会元针灸学》:“迎香者,迎者应遇,香者芳香之味。香气近鼻无知觉,刺之即知。又因足阳明宗气所和,开窍于口,脾味香,故名迎香。”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