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渊腋穴别名: 腋门 出处: 《灵柩·经脉》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位于胸外侧区,第4肋...
养生
名称: 渊腋穴
别名: 腋门
出处: 《灵柩·经脉》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位于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在腋中线上
主治: 满、胁痛、上肢痹痛、腋下肿
功能: 理气宽胸,活络止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支沟穴、外关穴、足临泣穴治马刀、腋下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理气宽胸,活络止痛。
定位:
位于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在腋中线上。
解剖:
有前锯肌和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4肋间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分支。
详细主治:
1、胸满、胁痛。
2、上肢痹痛、腋下肿。
详细操作:
正坐或侧卧,于腋窝中点与第十一肋端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取穴。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章门穴、支沟穴治马刀肿瘿。
2、配肩井穴、肩髃穴、曲池穴等治臂痛不举。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在腋下宛宛中。”
2、《会元针灸学》:“渊腋者,在外渊下通于深渊,而化汗液,故名渊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