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至阳穴别名: 肺底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督脉 位置: 位于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
养生
名称: 至阳穴
别名: 肺底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督脉
位置: 位于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 黄疸、胸胁胀满等
功能: 宣肺理气,健脾利湿,通经活络。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主要配伍: 配期门穴治胸满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宣肺理气,健脾利湿,通经活络。
定位: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7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
详细主治:
1、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
2、咳嗽、气喘。
3、腰背疼痛、脊强。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炎、肝炎、胆囊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疟疾、支气管炎、哮喘、胆道蛔虫症等。
2、现代研究报道针刺神道穴、至阳穴等穴,可使食管蠕动减弱,且明显提高其粘膜皱襞的显影效果。
配伍:
1、配天突穴、俞府穴、华盖穴、乳根穴、风门穴、肺俞穴、列缺穴治咳嗽。
2、配期门穴治胸满。
3、配公孙穴、脾俞穴、胃俞穴治黄疸。
相关论述: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