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足通谷穴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足趾,第5跖趾关节的远端,...
养生
名称: 足通谷穴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足趾,第5跖趾关节的远端,赤白肉际处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功能: 安神宁心,清热利窍,宽胸理气。
操作: 直刺0.2-0.3寸
主要配伍: 配章门穴治善恐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头痛、项强。
2、目眩、鼻衄。
3、癫狂。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阳谷穴、筑宾穴治癫狂。
2、配曲泽穴、天井穴、灵道穴、神门穴、大陵穴等治惊恐。
3、配巨阙穴、太仓穴、心俞穴、膻中穴、神府穴治心痛。
4、配目窗穴、中渚穴、完骨穴等治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
5、配神庭穴、攒竹穴、迎香穴、风门穴、合谷穴、至阴穴治鼽衄。
6、配章门穴、曲泉穴、膈俞穴、期门穴等治胸胁支满。
相关论述:
1、《会元针灸学》:“通谷者,足前核骨前,有空而相通,如山下之峻谷,中含养蕴之气,故名通谷。”
2、《灵枢·本输》:“(足小指)本节之前外侧也。”
3、《集成》:“在小指外侧本节前,孤拐前脚边纹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