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贲门耳穴出处: 《耳针疗法》 隶属: 耳穴 位置: 耳轮脚下缘 主治: 消化不良、胃痛、恶心...
养生
名称: 贲门耳穴
出处: 《耳针疗法》
隶属: 耳穴
位置: 耳轮脚下缘
主治: 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等
功能: 和胃止呕,增进食欲。
操作: 针一至二分
概述:
功能作用:
定位:
详细主治: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治疗贲门疾患,包括贲门失迟缓症、食道裂孔疝、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胸部不适。贲门为止酸、止呕、止吐之要穴。
2、贲门穴电测阳性,色红润、肿胀、触之压痕,多表示胃部不适、反酸、烧心。并可诊断食道裂孔疝。贲门穴电测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触及肿物或疼痛敏感,肿瘤特异区1均呈低电阻、强阳性、低痛阈、疼痛敏感时,可考虑贲门处恶性肿瘤。
相关论述:
《耳针疗法》:“贲门 耳轮脚下方偏外1/3处。”
《红医针疗法》:“耳中 取穴:在耳轮脚下缘,相当于耳穴之贲门处取之。针法:向外耳道口方向沿皮刺5分~1寸左右。针感:局部痛胀。主治:耳鸣、耳聋、聋哑、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惊厥、发热、咳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