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脾原络隶属: 组合穴 位置: 太白位于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8寸,...
养生
名称: 脾原络
隶属: 组合穴
位置: 太白位于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
主治: 脾脏及其经脉所属病证,如舌强、腹痛、呕吐、身体沉重无力、便秘、黄疸、下肢内侧痛等
功能: 健脾化痰,行气活血,活络止痛
操作: 直刺0.5-1.2寸
概述:
功能作用:
定位:
1、太白位于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2、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
解剖:
1、太白:在踇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2、丰隆: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详细主治:
脾脏及其经脉所属病证,如舌强、腹痛、呕吐、身体沉重无力、便秘、黄疸、下肢内侧痛等。
详细操作:
1、刺法:直刺0.5-1.2寸。
2、灸法:麦粒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脾主胃客。脾经为病舌本强,呕吐胃翻疼腹脏,阴气上冲噫难瘳,体重脾摇心事妄,疟生振栗兼体羸,秘结疸黄手执杖,股膝内肿厥而疼,太白丰隆取为尚。”
2、《医宗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而不欲食,皆脾胃病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