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下廉穴别名: 手下廉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位于前臂,肘横纹...
养生
名称: 下廉穴
别名: 手下廉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位于前臂,肘横纹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 肘臂痛、头痛、眩晕、目痛、腹胀、腹痛
功能: 清胃调肠,疏风清热,通络安神。
操作: 直刺0.5-1寸
主要配伍: 配幽门穴、太白穴治泄利脓血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肘臂痛。
2、头痛、眩晕、目痛。
3、腹胀、腹痛等肠腑病证。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前臂及肘部肿瘤、头痛、眼痛、膀胱麻痹、血尿、下腹部痉挛、腹痛、心前区痛、哮喘、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结核、乳腺炎等。
2、现代研究,在X线钡餐观察下,针刺下廉穴可使胃蠕动增强。
配伍:
1、配幽门穴、太白穴治泄利脓血。
2、配阴市穴、承山穴、复溜穴、中封穴、大敦穴治腹痛胀满,小腹痛。
3、配五处穴、神庭穴治头风。
4、配太溪穴、兑端穴、阴谷穴治小便黄。
相关论述:
1、《会元针灸学》:“下者,廉是分内侧,内外两片,下居者上廉之下,故名下廉。”
2、《腧穴命名汇解》:“下廉,廉者,形如菱角之状。因该穴在曲池下四寸,屈肘握拳,是处肌肉隆起,形如廉状,因名下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