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胸堂穴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胸部,胸骨两侧缘,平第四肋间隙处,...
养生
名称: 胸堂穴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胸部,胸骨两侧缘,平第四肋间隙处,左右计2穴
主治: 咳嗽、喘息、咳血、支气管炎、噎嗝、食管痉挛、呕吐、食不下、乳痈、少乳、胸痹、背痛、心悸怔仲、吐血、消渴、咽干等
功能: 调理气机,宽胸止咳。
操作: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主要配伍: 配巨阙治吐食
概述: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用于咳嗽、喘息 胸堂能宣肺止咳,如配玉堂、华盖、肺俞、列缺等可治寒邪壅滞、肺失宣肃之咳嗽。
2、用于胃气上逆 胸堂适用于胃气上逆的病症,如恶心呕吐、食不下等。多配以巨阙、内关、间使、脾俞、肝俞等以和胃降逆。
3、用于胸痹心悸 胸堂能温通胸阳,尤善于治寒凝心脉、痹阻不通之胸痹心悸。
配伍:
1、配巨阙穴治吐食。
2、配脾俞穴、手心主穴、间使穴、胃管穴、天枢穴、肝俞穴、鱼际穴、劳宫穴、肩俞穴、太溪穴治吐血,唾血。
相关论述:
1、《备急千金要方》:“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不针。”“吐变不得不食,灸胸堂百壮。”“上气厥逆,灸胸堂百壮。穴在两乳间。”“上气咳逆,胸痹背痛,灸胸堂百壮。不针”“消渴咽喉干,灸胸堂50壮,又灸足太阳50壮。”
2、《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胸堂,奇穴。两乳之间,胸骨之两侧缘。灸3-7壮。主治支气管炎,喘息,食道痉挛,咯血,心脏神经痛;亦治乳腺炎,心悸亢进,乳汁不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