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耳后淋巴结肿大症状概述: 耳后淋巴结肿大是指分布在耳后部位的浅表淋巴结出现明显肿大,多是...
养生
症状名称: 耳后淋巴结肿大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感染、肿瘤、炎症等病变
常见症状: 耳后淋巴结大小超出正常范围
检查项目: 淋巴结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耳镜检查、以及听力检查等
发病部位: 耳、头部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普通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表现为耳后淋巴结大小超出正常范围,有明显的触痛,肿大到一定程度可停止继续肿大。待进入炎症的慢性期后,肿大的淋巴结则可能变硬、缩小或消失。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炎症
如牙龈炎、中耳炎、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淋巴结炎等。
2、感染
如丹毒、眼带状疱疹、风疹、淋巴结结核等。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淋巴结炎、慢性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牙龈炎、中耳炎、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丹毒、眼带状疱疹、风疹、淋巴结结核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持续肿大,或加重;
2、伴淋巴结表面皮肤红肿、破溃、疼痛等;
3、伴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
4、伴口腔内咽喉肿痛、牙痛、牙龈红肿、肿物等;
5、伴一侧面部肿大;
6、伴张口受限,影响吃饭、言语功能;
7、伴全身多部位淋巴结肿大;
8、伴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
9、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触及耳后淋巴结肿大,或伴以下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几天需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耳后有小结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增大吗?
2、您除了耳后有小结节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吗,如扁桃体疼痛、听力下降、耳痛、腮腺肿胀、恶寒?
3、您除了耳后有肿大的小结节以外,其他位置还有吗?
4、您既往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的?
5、您是否有反复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6、您在出现耳后有小结节前是否有过感染类的疾病?
7、您的家属中有患过中耳炎的患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耳后有小结节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常会对患者耳后淋巴结实施触诊,触诊时可感觉到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瘢痕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2、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可明确引起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致病菌,病毒检查有助于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1、耳镜检查
可检查鼓膜情况,有助于中耳炎的诊断。
2、听力检查
音叉试验及纯音阈测试,可检查听力是否存在异常及听力下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及辅助检查就可确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急性扁桃体炎、牙龈炎、流行性腮腺、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与耳后淋巴结肿大相似症状的鉴别
耳前淋巴结肿大
耳前淋巴结肿大是指耳前淋巴结直径大于0.5厘米,常由眼睑、耳、面部炎症引起。临床症状主要有耳前淋巴结大小超出正常范围,质地改变等。
2、对引起耳后淋巴结肿大的病因鉴别
(1)急性扁桃体炎
受凉或劳累后,可有畏寒、发热、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常有下颌角淋巴结肿大,也可出现耳后淋巴结肿大。扁桃体明显肿胀、充血。
(2)牙龈炎
发生在牙龈边缘和牙龈乳头部位的炎症,引起牙龈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病变,检查有时可见耳后淋巴结肿大。
(3)流行性腮腺
流行性腮腺炎炎俗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实验室检查血清和淀粉酶轻度或中度增高。7至10天腮腺肿痛可自行消退。
(4)中耳炎
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深部进行性疼痛、耳流脓、听力减退及耳聋、耳鸣。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耳鸣等,耳痛较轻微,且无耳流脓表现。
(5)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引流区域内的组织与器官的急慢性炎症所致。可呈单个或多个,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多伴有触痛,呈轻、中度肿大,慢性炎症所致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可致颈部、耳部淋巴结肿大。
(6)淋巴结结核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淋巴结,多见于颈部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呈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并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当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时,可触及波动感,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留有瘢痕。
(7)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
呈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一般无明显触痛。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为治疗的关键。如非特异性炎症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核性给予抗结核治疗;针对肿瘤疾病应用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等。
2、对症治疗
如非特异性炎症所致淋巴结感染,局部表现明显时,可给予局部热敷、理疗等缓解症状;有脓肿形成者应切开引流,局部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