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呼吸过速症状概述: 呼吸过速(tachypnea)是指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多见于发热...
养生
症状名称: 呼吸过速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tachypnea
主要病因: 肺部、心脏等多种疾病因素
常见症状: 呼吸急促、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检查项目: 血常规、痰培养、X线、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心电图
发病部位: 胸部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主要有呼吸频率过速的表现。其他伴随症状主要与原发疾病有关,如哮喘就可以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肺部相关疾病
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气管异物、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栓塞(急性)等。
2、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律失常、心脏压塞、心源性休克等。
3、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低血容量休克、低氧血症、急性重症出血等。
4、其他
如急性传染病、尿毒症、癔性喘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异物、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栓塞(急性)、心律失常、心脏压塞、心源性休克、贫血、低氧血症、急性传染病、尿毒症、急性重症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呼吸过速、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等;
2、患者鼻翼煽动,面唇发紫,焦虑,烦躁;
3、伴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
4、伴咳出大量鲜红色血液或粉红色泡沫痰;
5、伴剧烈而持久的左前胸痛,可蔓延至左肩、左臂,伴有大汗、面色苍白、强烈恐惧感等,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
6、伴皮肤湿冷、神志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7、异物吸入、严重外伤后出现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8、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诊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持续或间断性呼吸频率过快,超过20次/分;
2、伴反复出现的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心悸等;
3、伴劳动耐力下降,轻微活动即触发上述表现;
4、发作性咳嗽、胸闷,疑似过敏或哮喘者;
5、伴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表现;
6、伴面色苍白、头晕、易疲惫、困倦等贫血表现;
7、伴食欲亢进、体重减少、怕热多汗、易激动、突眼等内分泌异常表现;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急诊指征,应前往急诊科就诊;病情稳定者,可前往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
2、目前都有哪些症状?
3、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最近有患有肺炎、支气管炎等疾患吗?
7、有哮喘病史吗?
8、有心脏方面的疾患吗?
9、有查过甲状腺功能吗?有甲亢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X线、心电图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痰培养、CT、支气管镜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并注意有无胸廓外伤、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不一致等异常表现。
2、听诊
了解心、肺一般情况,同时注意有无异常心音和呼吸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提示有感染迹象;此外还对贫血等疾病的诊断有鉴别意义。
2、痰培养
可通过对痰进行培养,判断感染的病原菌,对后续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CT检查对于肺部和心脏的病变有鉴别和诊断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1、支气管镜检查
可直观的观察肺部支气管内的相关病变,并可通过支气管镜去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还可直接在镜下进行部分相关治疗。
2、心电图
可辅助诊断和鉴别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患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就能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排查是否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异物、哮喘等疾患。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引起ARDS的原因或危险因素很多。呼吸增快、烦躁是这一威胁生命疾病的最早期症状。当液体在患者肺部聚积,使肺脏硬化后,呼吸急促这一症状会更加严重。常伴随有辅助肌群使用、呼吸相呼噜音、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干湿性啰音等体征。ARDS会引起低氧血症、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发绀,最终引起呼吸衰竭和休克。
2、气管异物
当异物对气道造成部分堵塞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发作性干咳、呼吸浅快等表现。常伴有呼吸困难、窒息性呕吐、肋间凹陷、鼻翼扇动、发绀、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声音嘶哑及喘鸣、呼吸粗重。患者还会出现典型的害怕及悲伤的情绪。气道完全堵塞可迅速引起窒息及死亡。
3、哮喘
威胁生命的哮喘发作时通常会有呼吸频率增加的表现,此种哮喘通常发生在夜间,通常以轻度的喘息及干咳、有黏液样痰等症状起病,最终,患者会出现呼气相延长、吸气时肋间及锁骨上凹陷、辅助肌群使用、满肺闻及喘息音、干啰音、鼻翼扇动、心动过速、大汗、面色潮红及发绀。
4、肺炎(细菌性)
呼吸频率加快是细菌性肺炎的常见临床表现,通常伴随着频发干咳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干咳又迅速演变为咳痰,紧接着又迅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呼吸困难、阵发性胸痛、心动过速、呼吸杂音、鼻翼扇动以及发绀等症状。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减弱及细小的捻发音,叩诊可有浊音。
5、心脏压塞
在严重的急性心脏压塞状况下,呼吸频率加快常与奇脉、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并存。还包括心音低钝、心包摩擦音、胸痛、低血压、脉压降低以及肝肿大等表现。患者明显感到焦虑、烦躁、皮肤潮湿、发绀,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
6、低血容量休克
呼吸过速多为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表现,且常伴随皮肤苍白、冰冷烦躁、口渴以及轻度心动过速等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皮肤潮湿、脉搏细速、低血压、脉压下降、少尿、体温变化以及意识水平下降等。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原发病治疗:是治疗ARDS的首要原则和基础,应积极寻找原发病并予以彻底治疗。感染是ARDS的常见原记因,也是ARDS的首位高危因素,而ARDS又易并发感染,所以对所有病人都应怀疑感染的可能,除非有明确的其他导致ARDS等病因存在。抗感染治疗一般选择广谱抗生素。
(2)纠正缺氧: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氧气分压。一般需高浓度给氧,使PO2≥60mmHg或SaO2≥90%。轻症者可使用面罩给氧,但多数病人需使用机械通气。
(3)机械通气:轻度ARDS病人可试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无效或病情加重时尽快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的目的是维持充分的通气和氧合,以支持脏器功能。
(4)液体管理:为减轻肺水肿,应合理限制液体入量,以可允许的较低循环容量来维持有效循环,保持肺脏处于相对“干”的状态。在血压稳定和保证脏器组织灌注前提下,液体出入量宜轻度负平衡,可使用利尿药促进水肿的消退。但有低血压和重要脏器(如肾脏)低灌注的病人应首先保证充足的血容量。
(5)其他治疗:ARDS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应补充足够的营养。重症ARDS病人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时,48小时内早期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顺阿曲库铵)可提高病人生存率,减少呼吸机使用天数,且不会增加ICU获得性肌肉麻痹的风险。
2、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重急症,及时诊断,尽早取出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支气管异物可经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经口腔、或在个别情况下经气管切开处取出异物,是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最有效的方法。凡通过支气管镜确实无法取出的异物,可行开胸手术、气管切开取出异物。
3、细菌性肺炎
(1)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或感染耐青霉素菌株者,用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感染多重耐药菌株者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2)支持疗法:支持疗法病人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防止休克。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鼓励饮水每日1~2L,失水者可输液。中等或重症病人(PO2<60mmHg或有发绀)应给氧。若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直至肠蠕动恢复。烦躁不安、谵妄、失眠酌用镇静。
(3)并发症治疗: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高热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或关节炎等。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常伴发胸腔积液,应酌情取胸液检查及培养以确定其性质,并进行治疗,若治疗不当,出现脓胸,应积极引流排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