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老年痴呆症状概述: 广义上来说老年期(中国一般指60岁以上)出现痴呆症状都可称为老年痴呆...
养生
症状名称: 老年痴呆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阿尔茨海默病(多由基因突变所致)
常见症状: 记忆力减退、判断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失语、失用、失认、失写
检查项目: 脑脊液检查、脑电图、CT、神经心理相关量表、基因检查
发病部位: 头部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
流行病学:
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群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率为4%~7%。中国65岁及以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在北方地区为4.2%,南方地区为2.8%。阿尔茨海默病是造成老年人失去日常生活能力的最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五位病因。
症状-典型表现:
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该病通常隐匿起病,持续进行性发展,患者常有记忆力减退、判断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失语、失用、失认、失写、情绪异常、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的患者生活能力严重减退,常导致营养不良、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不一,包括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
1、痴呆前阶段
该期患者可无认知障碍表现或仅有轻度损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其他认知域,如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也可出现轻度受损,但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达不到痴呆的程度。
2、痴呆阶段
该阶段根据认知能力受损的程度可分为如下三度:
(1)轻度:主要表现是记忆障碍。首先出现的是近事记忆减退,常将日常所做的事和常用的一些物品遗忘。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即对发生己久的事情和人物的遗忘。部分患者出现视空间障碍,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精确地临摹立体图。面对生疏和复杂的事物容易出现疲乏、焦虑和消极情绪,还会表现出人格方面的障碍,如不爱清洁、不修边幅、暴躁、易怒、自私多疑。
(2)中度:除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外,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特别是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出现明显的衰退。出现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减退,言语重复、计算力下降,明显的视空间障碍,如在家中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还可出现失语、失用、失认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癫痫、强直-少动综合征。此时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性格内向的患者变得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而原来性格外向的患者则可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羞耻感的行为(如随地大小便等)。
(3)重度:此期的患者除上述各项症状逐渐加重外,还有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终日无语而卧床,与外界(包括亲友)逐渐丧失接触能力。四肢出现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此外,此期患者常可并发全身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肺部及尿路感染、压疮以及全身性衰竭症状等,最终因并发症而死亡。
原因-总述:
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原因为阿尔茨海默病。除此之外,膳食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等也可增加患病的风险。
原因-症状起因:
1、基本病因
基因层面的病因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较大。
(1)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位于21号染色体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的早老素1(PS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的早老素2(PS2)基因突变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其中携带有APP和PS1基因突变的人群几乎100%会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而携带有PS2基因突变的人群,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约为95%。
(2)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具体病因不明,目前认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最为有关。携带该基因的人群其患病风险增高。
2、危险因素
低教育程度、膳食因素、吸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因素等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原因-常见疾病:
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当患者出现以下各种表现,达到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程度时,患者应立即就医:
1、健忘,记忆力减退,常将日常所做的事和常用的一些物品遗忘,或将过去的经历、熟悉的人遗忘,或将刚做过的事遗忘。
2、时间、地点定向功能减退,如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分不清上午还是下午。
3、语言能力下降,无法看懂报纸,不知道怎么正确表达,讲话别人听不懂。
4、日常生活、工作能力下降,以前的技能明显衰退了,严重者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
5、情绪喜怒无常,性格大变。内向的患者变得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而原来性格外向的患者则可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
6、对事物判断能力下降,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判断、区别事物,有的人甚至丧失羞耻感,如随地大小便等。
7、出现癫痫、抽搐、活动受限、幻觉等。
8、并发全身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肺部及尿路感染、压疮等。
9、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就医-就诊科室:
1、首诊科室为神经内科。
2、有些医院开设有专门的“记忆门诊”。
3、有些人以精神症状为主,可以咨询精神心理科。
4、可咨询老年医学科。
就医-就医准备:
1、病情平稳者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身体检查,应穿宽松的衣物。有时候可能会查一些血液生化类检查,就医前可能需要空腹。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年龄多少,有出现过健忘、记忆力下降表现吗?比如有没有经常迷路、丢东西?
2、有出现过精神失常的表现吗?
3、最近心情怎么样?精力如何?有没有焦虑、抑郁、失眠?
4、跟正常人沟通有问题吗?
5、最近性格有改变吗?
6、过去有过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吗?
7、过去有没有出现过颅脑外伤,如车祸、摔伤等?
8、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患老年痴呆的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记忆力减退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是老年痴呆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7、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痴呆嫌疑;然后通过血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神经心理学检查(如阿尔兹海默病认知功能评价量表)等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进行一般身体检查和神经系统的专科检查,判断老人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意识等是否有异常,有助于鉴别其它类型的痴呆。
2、神经心理评估:医生会让患者做一些测试题、填表,以对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了解。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通过血液指标是否异常,排除潜在疾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痴呆嫌疑,并寻找可能病因。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其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NINCDS ADRDA标准,该标准临床确诊的结论是“很可能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诊断依据:
NINCDS ADRDA标准:
1、临床检查和认知量表测定痴呆
(1)两个或两个以上认知功能的缺损,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
(2)无意识障碍;
(3)40~90岁起病,多见于65岁以后;
(4)缺乏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引起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脑部疾病依据。
2、支持诊断的特征
(1)支持某一认知功能如言语(失语症)、运动技能(失用症)、知觉(失认症)的进行性损害;
(2)日常生活功能损害或行为方式的改变;
(3)家庭中有类似疾病史,特别是有神经病理学或实验室证据者;
(4)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如慢波活动的增强及CT有脑萎缩改变,脑脊液压力正常。
3、排除性特征
突然起病或卒中后起病,在病程早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共济失调,起病时或疾病早期有抽搐发作或步态障碍等,提示存在其他导致痴呆的继发因素。
诊断-鉴别诊断:
老年痴呆最常见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通常需要与其它几类常见的痴呆进行鉴别:
1、血管性痴呆
该类痴呆是由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心脏和循环障碍引起的低血流灌注所导致,常常相对突然起病(以天到周计),呈波动性进程。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多与基因有关,患者往往隐匿起病,呈持续进行性发展。
2、额颞叶痴呆
该类痴呆形态学特征是额极和颞极的萎缩。在视觉空间短时记忆、词语的即刻、延迟、线索记忆和再认、内隐记忆、注意持续性测验中,该类痴呆患者的表现比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要好。非认知行为,如自知力缺乏、人际交往失范、反社会行为、淡漠、意志缺失等,是鉴别额颞叶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依据。
3、路易体痴呆
该类痴呆患者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相比,回忆及再认功能均相对保留,而言语流畅性、视觉感知及操作任务的完成等方面损害更为严重。在认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该类痴呆患者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功能损害更为严重,运动及神经精神障碍更重。同时,该类痴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差。
4、帕金森病痴呆
帕金森病痴呆指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损害达到痴呆的程度。相对于其他认知领域的损害,该类痴呆患者的执行功能受损尤其严重。患者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能力均有下降,但严重度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轻。视空间功能缺陷也是常见的表现,其程度较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重。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轻到中度痴呆的患者通常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能够更好的生活,病人的房间应适当的保持明亮,避免安静而黑暗的私密的房间。鼓励患者保持痴呆之前的兴趣爱好,参加多样的活动以保持自身功能。同时职业训练、音乐治疗等也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运动功能,提供非语言的刺激。团体治疗可能有助于维持对话和人际关系能力。
2、药物治疗
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认知功能和控制精神症状,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目前还没有确实能逆转认知缺损的药物。患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下列药物:
(1)胆碱酯酶抑制药:服用此类药物的远期效果是可能延迟家庭护理的时间,如服用多奈哌齐9~12个月的临床试验显示可推迟家庭护理的时间将近20个月。常见的停药不良反应是胆碱能效应,如呕吐、便秘。
(2)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此类药物对于控制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伴发的行为异常有作用。抗精神病药可用利培酮;抗抑郁药有氟西汀、舍曲林等;抗焦虑药则有丁螺环酮等。
(3)神经保护性药:可用维生素E、司林吉兰等。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患者的整体健康、减少并发症、维持认知等有积极作用。
1、心理护理
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多鼓励、赞赏老人在自理方面的能力,找出适合交流的方式,运用恰当的身体语言,使患者能用简单的言语及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及时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生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用药护理
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3、饮食护理
定时进餐,进餐前协助老人洗手,讲解进食的步骤,必要时予以喂食。选择富含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E、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限制含铝食物的摄入,如油条等。
4、生活管理
尽量不要变换生活环境,不得不换环境时,要注意尽量与以前的生活环境相似,可以携带老人一直用的被褥,喜欢的生活用品等。衣服按穿着的先后顺序叠放,避免纽扣过多,选择不用系带的鞋。日常生活中鼓励老人回忆过去的生活经历,帮助其认识目前生活中的人或事,经常用老人敏感且愉悦的语言与其沟通,取得老人的信任,改善记忆状况。可为老人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使其建立规律的生活。对老人经常忘记的一些日常行为,可设立醒目的标志帮助其记住。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应安排有助于睡眠休息的环境,帮助患者遵守以前的入睡习惯和方式,增加白天活动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减少睡前的活动量。睡前可予以温水泡脚、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为防止患者走失,可以把患者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写在卡片上,放在患者身上;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为其清楚地标示出厕所的位置,老人有便意时尽早引导其去厕所。
5、病情监测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当发现发现病情进展加速或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以免引发不良后果。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定期复诊。
预防-预防措施:
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下列措施来预防该病:
1、控制胆固醇水平
高胆固醇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低脂饮食或服用他汀类药物等方法以降低胆固醇水平。
2、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能损伤血管,减少脑血流量,降低脑的氧供应,甚至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日常生活中要定期监测血压,如有病理性的血压升高,应积极采取治疗。
3、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能改善心功能,可能同时改善脑功能。
4、坚持用脑
鼓励人们多用脑,如学习新技能、填字游戏和读报纸。这些脑力活动能促进神经元间形成新连接,能延缓痴呆。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