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目眩症状概述: 目眩为中医症状描述,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常常与头晕(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
养生
症状名称: 目眩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情绪因素、饮食因素、身体虚弱
常见症状: 头晕、恶心、呕吐、出汗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CT、MRI、血管造影、眼震电图、前庭诱发肌原性电位(VEMP)测试、脑电图、脱水剂试验
发病部位: 颅脑、耳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脑病科
症状-典型表现:
目眩常与头晕同时出现,多为阵发性,不同的原因可能持续的时间不同。常可伴有听力丧失、耳鸣、耳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意识丧失。中医则根据不同的证型,症状会有所差异。
1、肝阳上亢证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目胀痛、耳鸣、急躁易怒、口苦、失眠多梦、生气及过度劳累后加重。严重时容易跌倒。还可有面色深红,肢体麻木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的症状。
2、痰湿中阻证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部分患者可伴视物旋转;自觉头部沉重像被包裹住一样,不清醒;胸闷恶心,呕吐、呕吐物为痰;食少,嗜睡,舌苔白腻,脉濡滑。
3、气血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常在劳累后发作,活动后症状加重;面色苍白,精神疲惫,易出汗,不愿动,不愿说话,皮肤指甲没有光泽、无血色;心慌,睡眠少,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肾精不足证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神情呆滞,健忘,失眠,多梦;两脚发软,动作迟缓,性功能减退,舌淡,脉弱。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情绪因素
长期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日久化为肝火,火有向上特性,向上扰动头目,从而出现目眩。
2、饮食因素
饮食不规律或饮食不节制,损伤脾胃,其受纳、运化能力降低,导致湿气不能排除体外,日久聚湿生痰,痰湿聚集在脾胃,阻碍阳气的上升,头目失去阳气的濡养而出现目眩。
3、身体虚弱
年纪增长,过度劳累,长期慢性病、疾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错误,使得机体逐渐虚弱,不断耗损身体正常的气血,导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行濡养头目而出现目眩。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家庭处理:
1、目眩发作时,患者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少做或不做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2、重症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压、呼吸、神志、脉搏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严重目眩、头晕,持续加重;
2、伴面色苍白、眼球震颤、耳鸣耳聋、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
3、伴发高热、寒战、抽搐或昏迷等;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目眩(眼花或眼前发黑);
2、时常感觉头重脚轻,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仿佛要摔倒;
3、伴随头痛、耳鸣等症状;
4、既往曾确诊中医慢性病,最近症状加重或服用常用药物却不能缓解症状;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目眩为传统医学常用的症状表述,通常建议患者到中医科,中医脑病科进行就医咨询。
2、怀疑后循环缺血等神经系统病变者,可到西医的神经内科就医咨询。
3、怀疑梅尼埃等疾病者,可到西医的耳鼻喉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目眩多久了?
2、您每次发作会持续多久?
3、您发作时有什么规律吗?有什么原因会导致您目眩的发作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除了此症,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有其他疾患吗?有高血压吗?
9、您家里人有人有类似症状的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眼震电图
可通过测量将头部放置在不同位置或水或空气刺激平衡器官时的不自主眼动来确定头晕是由于内耳疾病引起的。
2、前庭诱发肌原性电位(VEMP)测试
该测试不仅可以用来诊断,而且可以监测美尼尔氏病的前景。它显示了美尼尔氏病患者受影响耳朵的特征性变化。
3、脑电图
该测试可针对声音对内耳进行测试。这可能有助于确定内耳是否有异常积聚的液体。
4、脱水剂试验
常用甘油试验,目的是通过减少异常增加的内淋巴而检测听觉功能的变化,协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通常根据患者病史、症状特点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即可确诊。必要时可结合相应检查来辅助诊断,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器质性病变。
诊断-鉴别诊断:
1、中风病
中风病,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失语等为特征。部分患者仅出现半身不遂的表现。中风的昏倒与头晕目眩导致的跌倒相似,且头晕目眩可为中风病先兆,
2、痫病
痫病,与现代医学的癫痫相似。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两眼发直,凝视前方;四肢抽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出如猪羊一样的叫声,故又俗称“羊角风”。通常患者在被移动时会苏醒,醒后则像常人一样无异常症状。痫病昏倒与目眩严重时患者跌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头晕目眩、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方药治疗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加减,常见中药有天麻、钩藤、山栀、黄芩、怀牛膝、夜交藤等。
(2)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见中药有天麻、苍术、茯苓、黄芪、人参、白术半夏等。
(3)气血亏虚证:归脾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党参、白术、黄芪、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等。
(4)肾精不足证:六味地黄汤加减。主要药物:熟地,山茱萸肉,丹皮,泽泻,山药,茯苓。
2、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通常可在药店买到,使用药品前应经正规医疗机构中医师辩证诊断且认真阅读说明书。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颗粒。
(2)痰湿中阻证:半夏天麻丸。
(3)气血亏虚证:归脾丸。
(4)肾精不足证:六味地黄丸。
3、针灸治疗
可使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以刺激人体腧穴,疏通经络,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1)肝阳上亢证:选用百会、内关、风池、太冲、行间、侠溪、太溪等穴。兼他症者,辨证配穴。
(2)痰湿中阻证:选用百会、内关、风池、太冲、中脘、丰隆、阴陵泉等穴。兼他症者,辨证配穴。
(3)气血亏虚证:选用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气海、脾俞、胃俞等穴。兼他症者,辨证配穴。
(4)肾精不足证:选用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智室、三阴交等穴。兼他症者,辨证配穴。
预后-一般预后:
日常-护理原则:
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以便获得良好的预后。
1、心理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生活护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2)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光线柔和。
(3)适当锻炼,如散步、做操、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3、膳食康养
(1)肝阳上亢证:饮食以清淡低盐为佳,食用新鲜芹菜汁、清蒸鱼等食物,可常饮菊花茶、决明子茶以平肝降火。戒烟酒,忌食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勿恣食生冷油腻,尤其在夏秋之季,饮食更应清淡。平日可用枸杞6g、菊花6g、冰糖适量或不加,做代茶饮,服用。
(2)痰湿中阻证: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如冬瓜、薏苡仁、萝卜、橘子、柚子等。忌食油生冷、过甜食品以免助湿生痰。高血压、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平日可用山药、薏米适量煮粥,煮熟即可服用。
(3)气血亏虚证:饮食宜富有营养并易于消化吸收,如瘦肉、鱼类、豆类、大枣、桂圆、山药等以补益气血,增加抵抗力。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平日可用适量莲子、红枣,或适量花生、山药,或适量黑米、核桃做成粥,煮熟即可服用。
(4)肾精不足证:应饮食清淡,多食用鸭肉、芝麻、百合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用狗肉、羊肉辣椒等性质辛辣、燥热的食品。平日可做芝麻核桃粥。做法:核桃仁(少许,碾碎)、芝麻(少许)、大米适量。煮熟即可。
4、穴位按摩
(1)肝阳上亢证:按摩百会、内关、风池、太冲、行间、太溪等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2)痰湿中阻证:按摩百会、内关、太冲、中脘、阴陵泉等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3)气血亏虚证:按摩百会、肾俞、足三里、气海、脾俞等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4)肾精不足证:按摩百会、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预防-预防措施:
目眩的预防主要是避免诱因。
1、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情开朗愉悦。
2、注意规律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3、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避免熬夜。
4、平时注意加强锻炼,可选择瑜伽、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方式。
5、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