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皮肤溃疡症状概述: 皮肤溃疡(skin ulcer)为真皮或皮肤深层组织被破坏所致的缺损...
养生
症状名称: 皮肤溃疡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kin ulcer
主要病因: 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性传播疾病、变应性皮肤病、血管炎及血管性疾病、物理性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自身免疫疾病、肿瘤
常见症状: 皮肤出现缺损
检查项目: 分泌物检查、血清学检查、病原菌培养、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X线、CT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性病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皮肤溃疡的病因复杂多样,可由皮肤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因肿瘤、血管病变、冻伤、高血压或接触射线、重金属、化学品等导致。
原因-症状起因:
1、细菌性疾病
皮肤疖肿、痈、蜂窝织炎、汗腺炎、皮肤结核、臁疮、皮肤炭疽、鼻疽、皮肤白喉、坏死性痤疮、下疳型脓皮病、麻风、热带溃疡、分枝杆菌性溃疡、游泳池肉芽肿等。
2、真菌性疾病
孢子丝菌病、皮肤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曲菌病、足菌肿、放线菌病、奴卡菌病、黄癣、脓癣、皮肤毛霉菌病等。
3、病毒性疾病
手足口病、口蹄疫等。
4、寄生虫病
皮肤阿米巴病、皮肤蝇蛆病等。
5、性传播疾病
生殖器疱疹、梅毒、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病。
6、变应性皮肤病
固定性药疹等。
7、血管炎及血管性疾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血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硬红斑、坏疽性脓皮病、致死性中线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淤滞性皮炎、雷诺症。
8、物理性疾病
射线皮炎、冻疮、褥疮等。
9、职业性皮肤病
长期接触铬、镍、钠、锌、钴、盐酸、硫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均可引起皮肤溃疡。
10、自身免疫疾病
白塞病等。
11、肿瘤
湿疹样癌、乳房外湿疹样癌、基底细胞癌、鳞癌、恶性黑色素瘤、皮脂腺癌、蕈样肉芽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kaposi肉瘤、毛鞘癌、纤维肉瘤、增殖性红斑、疣状癌、多发性浆细胞瘤。
12、其他
连续性肢端皮炎、结节性脂肪坏死、高血压性缺血性溃疡、脂肪肉芽肿、足穿通性溃疡、阿弗他口腔炎、坏疽性龟头炎、急性女阴溃疡。
原因-常见疾病:
皮肤疖肿、痈、蜂窝织炎、汗腺炎、皮肤结核、坏死性痤疮、麻风、手足口病、口蹄疫、皮肤阿米巴病、生殖器疱疹、梅毒、雷诺症、射线皮炎、冻疮、褥疮、白塞病、湿疹样癌、恶性黑色素瘤、高血压性缺血性溃疡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一个或多个溃疡;
2、伴溃疡周围明显红肿、流脓、疼痛、瘙痒等;
3、溃疡经久不愈,有扩大趋势;
4、溃疡表面呈菜花状或乳头状,易出血;
5、伴局部皮肤干燥、红斑、丘疹、糜烂、皲裂等;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皮肤出现溃疡的首诊科室为皮肤科。
2、怀疑性传播疾病引起者,须于性病科就诊。
3、必要时还可酌情去普外科或血管外科等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溃疡都发生在哪个部位?
2、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之前有什么症状?之后是怎样发展的?
3、是否还存在其他症状?
4、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5、既往有得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
6、平时的卫生情况是怎样的?既往或目前是否患有皮肤病?
7、是否会长期接触到重金属以及刺激性化学物品的经历?
8、是否长期卧床情况?
9、是否长期处在寒冷的环境?平时的保暖措施如何?
10、您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有用药进行控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发生皮肤溃疡?
2、我情况严重吗?会传染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需要住院吗?
5、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6、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7、能不能根治?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皮肤的溃疡的严重程度,之后可能会进行分泌物检查、血清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详细判断皮肤病变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血常规、血糖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皮肤检查,了解皮肤溃疡的部位、数目、大小、分布范围、有无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并观察是否存在水疱、红斑、丘疹等其他皮肤损害,以初步判断引发溃疡的病因。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分泌物检查:取溃疡部位少许分泌物放于显微镜下检查,可观察是否存在真菌、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2、血清学检查:通过对病毒抗原的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
3、病原体培养:通过培养可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对治疗有一定的知道作用。
4、其他:有时还需进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机体情况,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在血管中注入造影剂,然后通过X线、CT扫描等检查显示血管的影响,可了解血管的病变情况,对血管病变引起的皮肤溃疡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取皮肤溃疡部位的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已判断皮肤病变的性质,明确是否存在癌病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及有无不洁性交史等,再结合溃疡的表现特点及发展情况,推断可能的相关病因,之后通过完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病因的诊断。此外,皮肤溃疡伴有的不同症状,对相关原发病的鉴别也有重要意义。
诊断-鉴别诊断:
1、皮肤疖肿、痈、蜂窝织炎
疖肿系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痈为数个疖互相融合成炎性肿块。蜂窝织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以上三种感染的炎性肿块可化脓破溃后形成溃疡。细菌培养有致病菌生长,均布皮肤均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征,一般不难与其他溃疡区别。
2、寻常狼疮
是皮肤结核较常见的一种,儿童和青年多见,常见于面部,初为小结节、质软,呈苹果酱色,可自行破溃形成溃疡,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病程慢性,病理示典型的结核结节。
3、孢子丝菌病
本病由孢子丝菌引起,常有外伤史,好发于四肢,在侵入处可产生皮下结节,不红不痛,结节扩大以后软化、破溃、形成溃疡、愈后结疤,之后损害沿淋巴管向上蔓延,呈条状分布,数目可多可少,淋巴管可粗大。真菌镜检或培养可助于诊断。病理示慢性肉芽肿改变,在巨噬细胞内可见圆形孢子,有时见星状体。
4、生殖器疱疹
本病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引起,属性传播疾病,在男性疱疹发生于阴茎、龟头、冠状沟等部位,很少累及阴囊。女性常见于阴唇、阴蒂、肛周及阴道甚至宫颈。常先有烧灼感,很快发生群集小水疱,数天后破裂糜烂,形成浅溃疡,基底较软。病程短,易复发,孕妇患生殖器疱疹以后易导致流产、早产,还可感染新生儿。本病疱疹后形成溃疡、质软、病程短等特点可与白塞病、急性女阴溃疡区别。
5、软下疳
本病系性传播疾病之一,由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阴部出现多发性疼痛性软溃疡,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0.1~1cm或更大,边缘不规则可呈锯齿状,基底不平,表面有浅黄色脓性分泌物,易出血、愈后留有瘢痕。部分患者溃疡出现后2~3周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炎,称为横痃,常是单侧发生,局部红肿热痛,最后化脓破溃,愈后留有瘢痕。溃疡处可查到革兰阴性杜克雷嗜血杆菌。
6、雷诺症
多见于女性,好发于双手,由阵发性小动脉痉挛所致。双手末端皮肤苍白继而呈紫绀色、发红、肿胀、自觉麻木、发冷或刺痛,反复发作肢端可发生点状坏死溃疡。
7、褥疮
系因体表长期受压所致,好发于背、骶、髋、坐骨结节和足跟处,形成大小不等缺血性溃疡,边界清楚,无明显疼痛。
8、高血压性缺血性溃疡
多见于女性高血压患者,外踝和小腿屈侧多见,初起为痛性红斑,继之破溃形成溃疡,表面有黑褐色焦痂,基底少量肉芽组织,周围皮肤紫红色。
9、白塞病
本病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病因不明,临床特点是以复发性口腔、外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和皮肤的结节样红斑、毛囊炎及针刺产生同形反应为特征。全身症状可有低热、关节痛、血沉快等表现,并可累及消化道、心脏、脑组织等。本病黏膜溃疡常为多发性、疼痛性、复发性为特点,溃疡一般较小,粟粒至黄豆大小,边界清,周围红晕,柔软可有黄白色分泌物,常伴有外阴以外症状。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10、急性女阴溃疡
为发生在女阴的急性疼痛性溃疡,未婚女性多见,溃疡表现为坏疽型、性病型、粟粒型三种类型。坏疽型的常有高热等全身症状,性病型及粟粒型多无全身症状。溃疡主观症状为灼热及疼痛,可伴发下肢结节红斑及口腔溃疡,因此有人认为是白塞病的女阴表现。病程一般为数周,常复发。本病无不洁性交史、溃疡疼痛、柔软并反复发作可与软下疳等性传播疾病区别。
治疗-预计治疗:
皮肤溃疡治疗前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关治疗。一般病因去除后,皮肤大多可逐渐好转、愈合。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配合治疗,避免溃疡复发。
治疗-一般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溃疡,常用有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红霉素、氧氟沙星等。
2、抗真菌药:用于真菌感染性疾病,如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
3、抗病毒药物:常用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常用于病毒感染引发的性传播疾病等。
治疗-相关药物:
青霉素、头孢曲松、红霉素、氧氟沙星、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布替萘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
治疗-手术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危害性:
预后-治愈性:
预后-治愈率:
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因此尚无确切治愈率数据。
预后-复发性:
日常-护理原则:
日常-心理护理:
皮肤溃疡不仅会严重影响外貌,有时还可能因治疗困难,患者易出现焦虑、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给予患者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并使其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也患者可通过散步、听音乐、与他人倾诉等方法平复不良心理,也可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本病的治疗方法,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遵循医嘱换药,避免切口感染。
2、术后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撕裂,影响愈合。
日常-生活管理:
1、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休息,有助于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2、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溃疡部污染;
3、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皮肤创伤,以防加重病情;
4、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5、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
日常-复诊须知:
日常-病情监测:
饮食-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起到辅助控制病情,保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饮食建议:
1、合理膳食,清淡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充足。
2、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证机体营养摄入,有助于促进皮损恢复。
3、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如肉类、鸡蛋、牛奶等,保证机体营养均衡。
4、高热量饮食,保证机体能量摄入充足。
饮食-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病情。
2、避免进食海鲜、羊肉等发物,以防引起皮肤损害扩大。
3、限制烟酒摄入,以防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影响皮肤恢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