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乳腺脓肿症状概述: 乳腺脓肿(mammary abscess)是当细菌感染源经乳头侵入乳...
养生
症状名称: 乳腺脓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mammary abscess
主要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常见症状: 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检查、乳房B超检查、细针穿刺
发病部位: 乳房、胸部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传染性: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哺乳期乳腺脓肿
(1)乳汁淤积: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将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
(2)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细菌也可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而致感染。多数发生于初产妇。也可发生于断奶时,因6个月以后的婴儿已长牙,易致乳头损伤。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非哺乳期乳腺脓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乳晕下非哺乳期感染性乳腺脓肿的主要致病菌,其中也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因-常见疾病:
1、哺乳期乳腺炎
2、非哺乳期乳腺炎
就医-家庭处理:
1、喂奶前热敷乳房,协助母乳流出。
2、冰敷乳房,可降低乳房肿胀程度,使乳汁产生减缓。
3、吸乳器吸尽患侧乳汁。
就医-门诊指征:
1、乳房局部红肿、胀痛;
2、乳房触及肿块,有波动感;
3、两个乳房同时发病,或一个乳房上有多个病灶;
4、有皮肤破口,流脓液;
5、伴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女性尤其是哺乳期女性出现以上情况,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出现的脓肿症状?多久了?
2、是否在哺乳期?
3、还有哪些不适症状,如发热?
4、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5、是否存在过敏史?
6、近期都有吃过什么药?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乳腺脓肿的症状?
2、情况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
5、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6、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有没有后遗症?
7、能根治吗?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8、对哺乳有影响吗?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后,一般先对乳腺进行体格检查,为了明确诊断及细菌类型,再做血常规及细菌培养,还可能做乳房B超检查、细针穿刺,以明确诊断、评估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细菌学培养
乳腺脓肿时需要细菌培养,以明确细菌类型,合理选用抗生素。培养物可以从母乳中取出,也可以从脓肿中吸出。
检查-影像学检查:
乳房B超:可见液性暗区,提示脓肿形成,可了解脓肿的数目、部位和大小。
检查-其他检查:
细针穿刺:医生用适当的细针做肿块穿刺抽吸,大多可抽脓性液体。
诊断-诊断原则:
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及辅助检查可以确诊。患者多为哺乳期妇女,尤其以初产妇为多见,发病前多有乳头皲裂破损史及乳汁淤积不畅史。可表现为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肿块可触及波动感。
诊断-鉴别诊断:
1、炎性乳癌
两者均可见乳房部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但炎性乳癌主要临床特征为乳房红肿,疼痛亦很明显但一般局部没有肿块可扪及。乳腺脓肿抗炎治疗有效,预后好;而炎性乳癌则病情凶险,一般无化脓。
2、乳腺增生症
两者均可触及乳腺肿块,但乳腺增生症无典型的炎症的临床表现,肿块大小与月经周期改变有关。
治疗-预计治疗:
乳腺脓肿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和手术引流,若患者处于哺乳期,应停止哺乳,切开引流或穿刺引流;非哺乳期患者,应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手术切开或细针穿刺。
治疗-治疗方法:
1、哺乳期乳腺脓肿
(1)病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吸乳器吸尽乳汁,促使乳汁通畅排出。
(2)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时要有良好的麻醉,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应作放射状切开,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切开后以手指轻轻分离脓肿的外隔,以利引流。脓腔较大时,可在脓腔的最低部位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
(3)穿刺引流:根据病灶位置选取最佳穿刺体位,超声观察避开血流信号,确定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路径,全程经超声引导,将引流管置入乳腺脓肿液性暗区内,抽吸脓液送检行细菌培养。用注射器抽取与脓液等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直至冲洗液清亮,同时外接引流袋。
2、非哺乳期乳腺脓肿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的同时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与恶性肿瘤相鉴别。由于手术治疗复发率高,且往往带来美观问题,因此多数手术者推荐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乳房整形技术。
(2)穿刺引流:超声引导空针穿刺引流,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细针穿刺创伤小且有效率高。
(3)抗生素治疗:无论是手术切开还是细针穿刺,都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由于取材部位和培养方法的不同,培养的细菌不同,抗生素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日常-护理原则: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注意监测体温,做好乳房清洁。
3、健侧按时哺乳,患侧定期吸奶,防止乳汁堆积。
4、观察伤口情况,如不适随诊。
预防-预防措施:
1、加强孕期卫生宣教,指导产妇经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两侧乳头。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
2、如有乳头内陷,可经常挤捏、提拉来矫正。
3、要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良好习惯。
4、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按摩或用吸乳器排尽乳汁。
5、哺乳后应清洗乳头。
6、乳头有破损或皲裂要及时治疗。
7、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8、定期乳房检查,发现不适及时就诊。
预防-注意事项:
1、一般健侧不停止哺乳,但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吸乳器吸尽乳汁,促使乳汁通畅排出。
2、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应停止哺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