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肾气不固症状概述: 肾气不固,又称下元不固,是指肾气亏虚,固摄作用减弱所致的病证。临床以...
养生
症状名称: 肾气不固
症状概述:
肾气不固,又称下元不固,是指肾气亏虚,固摄作用减弱所致的病证。临床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为主要表现。因先天不足,或年高肾气不足,或年幼肾气未充,或房事过度,或久病伤肾导致。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精囊炎、早泄、遗尿症、阴道炎、宫颈炎、盆腔性疾病、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等疾病中。
其他名称: 下元不固
主要病因: 先天不足、年龄因素、房事过度、久病伤肾
常见症状: 腰膝酸软、小便频数、遗尿
检查项目: 血常规、hCG测定、精液检查、病原体检测、超声检查、尿动力检查
发病部位: 肾脏
就诊科室: 中医科、肾病科
症状-典型表现:
1、小便次数增多,小便清长,或排尿以后尿道口还有尿液滴沥流出,甚至提起裤子后依然有少量尿液继续流出,尿湿裤子,或遗尿,或小便失禁,或夜尿多。
2、面色白,神态疲惫,听力减退,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弱。
3、小儿表现为遗尿,老人表现为劳淋,妇人表现为白带清稀,胎动频繁,易流产,男子表现为遗精、滑精。
原因-总述:
根据中医学的观点,肾为先天之本,又与生殖密切相关。故先天不足、年龄因素、房事过度、久病伤肾等原因容易导致肾气不足、固摄作用减弱,从而引起肾气不固。
原因-症状起因:
1、先天不足
父母身体素质差,导致后代肾精充盈程度比一般人差,天生肾精不足,导致肾精无法化生出充足的肾气,且固摄作用弱。
2、年龄因素
肾精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消耗殆尽;而年纪过小,未发育成熟,肾精转化的肾气有限。二者都会导致肾气不足,固摄作用弱。
3、房事过度
男子青年早婚,恣情纵欲;女子房劳多产等,会损伤肾精,导致肾气不足,固摄作用减弱。
4、久病伤肾
各种慢性疾病或错误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等都会损伤人体正常气血,导致气滞、气虚、血瘀、血虚等多种气血问题出现,日久导致气血不足,气血无法化生出充足的肾气,且固摄作用减弱。
原因-常见疾病:
1、西医疾病
急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精囊炎、早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性疾病、先兆流产等。
2、中医疾病
遗精、遗尿、劳淋、尿浊、妇人带下病、胎漏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小便次数增多,小便清长,或遗尿、小便失禁;
2、反复出现腰膝酸软、面色白、神态疲惫、听力减退;
3、男子出现遗精、滑精;
4、女性出现白带清稀,孕期阴道出血;
5、出现其他表现。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腰膝酸软、小便频繁等表现,怀疑肾气不固者,可到中医科、中医肾病科就医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2、您的症状是持续性存在还是间歇性出现?
3、您既往有什么疾病?接受过治疗吗?
4、您自己吃过什么药?
5、您在其他医院看过吗?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什么是肾气不固?导致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2、严重吗?可以治好吗?
3、我必须吃汤药吗?有副作用吗?
4、如果不方便吃汤药,有什么中成药可以代替治疗?
5、我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6、吃什么可以改善病情?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等体格检查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常规、hCG测定、精液检查、病原体检测、超声检查、尿动力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脉诊等。必要时,还可进行西医的妇科检查、直肠指诊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数量可提示有无感染存在。有出血表现者(如妊娠早期先兆流产)还可帮助判断出血程度。
2、hCG测定
用hCG(一种妊娠相关激素)检测试纸条检测血液、尿液,可快速明确是否妊娠。
3、精液检查
对精液进行分析,可判断有无其他生殖器官疾病。
4、病原体检测
怀疑有感染者,还可进行病原体检测。
5、其他
包括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检查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结构有无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尿动力检查可了解尿动力情况,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尿道功能。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中医学望、闻、问、切多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结合血常规、hCG测定、精液检查、病原体检测、超声检查、尿动力检查等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帮助判断病情。
诊断-鉴别诊断:
1、肾气虚证与肾气不固证
(1)病因:两证病因均为肾虚。
(2)症状:肾气虚证与肾气不固证症状相似,前者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脉沉、苔白等一般肾虚症状为重点。后者症状主要体现在膀胱失约(尿频、小便失禁等排尿问题)、精关不固(遗精、滑精等男科问题)这两方面。
(3)治疗原则:肾气虚证主要以补肾为主,严重时温补肾阳。肾气不固证补肾同时兼顾固涩。
2、肾不纳气证与肾气不固证
(1)病因:肾不纳气证多有咳喘病史,为肺气虚损,日久累及肾脏,肾纳气功能受损,气不归根。与肾气不固证病因有明显区别。
(2)症状:肾不纳气证以喘息不能平卧,气短息微,不能接续,动则加重为特点。肾气不固证主要体现在膀胱失约(尿频、小便失禁等排尿问题)、精关不固(遗精、滑精等男科问题)这两方面。
(3)治疗原则:肾不纳气证治宜温肾纳气。肾气不固证补肾同时兼顾固涩。
治疗-预计治疗:
肾气不固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标本兼顾,以治标为主。其中,补肾气为治本,固精缩尿止遗为治标。因此临床常用方药之中多为固涩药物。
治疗-治疗方法:
1、方药
金锁固精丸、缩泉丸、龟鹿二仙丹等。
2、常用加减药物
黄芪、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仙茅、仙灵脾、紫石英、沉香等。
日常-护理原则: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节制房事。
2、房间宜温暖、向阳。
3、避风寒,以免因外感引起复发。
4、腰痛或小腹冷痛者,局部可用热水袋热敷。
5、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6、食物宜富营养,多选补肾益气之品,如牛奶、瘦肉、山药、枸杞子粥、胡桃仁粥、苡仁大枣粥、芡实茯苓粥、莲子桂圆粥、桑寄生红枣汤、乌鸡炖人参汤等。忌生冷、油腻、硬固、炙煿之品。
预防-注意事项:
肾气不固证在其病机演化过程中,如日久不愈,或误治,或调理失度,进一步发展可致滑脱不禁,终成虚脱危候。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必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