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湿热内蕴证症状概述: 湿热内蕴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而引起的以午后...
养生
症状名称: 湿热内蕴证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湿热蕴结证、湿热壅盛证
常见症状: 午后热高,身重疲乏,胸脘痞闷,或黄疸,小便不利,大便粘膩
原因-常见疾病:
1、胁痛
表现为胁胀热痛,尤以右侧为著,呈搐急感,甚则剧痛难忍,不能转侧,痛势引及肩背,兼见寒热往来,口苦口渴,喜冷饮但饮不多,胸脘胀闷,厌油腻之食,纳少不饥,心烦不安,小溲黄赤,大便不畅或秘结,苔黄膩,脉弦滑数。此乃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失疏泄而引起,故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2、黄疸
症见目肤俱黄,黄色鲜明,或见发热,头身重困,心中懊悚,口苦口渴,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颜色黄赤,大便秘结,或见溏垢,舌苔黄腻而厚,脉滑数或濡缓。本证乃因湿热郁燕,脾胃运化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使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从而表现为目、身、尿发黄的阳黄证,故治宜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方用茵陈蒿汤(《伤寒论》)。
3、鼓胀
可症见腹部胀大,腹皮绷急,撑胀拒按,下肢浮肿,面色黄垢,肌肤目睛黄染,烦热不安,口苦口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化湿,利水消胀,方用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合茵陈蒿汤(《伤寒论》)合舟车丸(《景岳全书》引刘河间方)。
4、水肿
症见全身水肿,肿势急而肌肤绷急,腹大胀满,胸腹痞闷,烦热口干渴饮,小瘦短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膩,脉沉数,此乃湿热交阻,升降失常,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内停故生水肿,治宜通腑泻水,分利湿热,方用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
5、腰痛
可症见腰部疼痛,痛处伴灼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剧,而活动后或可减轻,兼见口干苦不多饮,内心烦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此因湿热交蒸壅于腰部,筋脉弛缓,经气不通而致,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用四妙丸(《成方便读》)加减。
6、痿病
可症见两足痿软沉重无力,腿足或有热感,扪之微热,喜放凉处,伴见胸闷烦热,身重困倦,小溲赤热,苔黄腻,脉象濡数。此乃湿热浸淫肌肤,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治宜清热利湿,通利筋脉,方用加味二妙散(《丹溪心法》)。
7、湿温
表现为身热不畅,或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或午后热甚,肢体困重,胸脘痞闷,呕恶不饥不食,口渴不欲饮,尿短而赤,便溏不爽,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化湿热,方用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