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睡眠过度症状概述: 睡眠过度(hypersomnia)是指绝对睡眠时间病理性的增加±25...
养生
症状名称: 睡眠过度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hypersomnia
其他名称: 睡眠过多
主要病因: 累及下丘脑或上脑干的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催眠剂或某些非法药物的过量应用或滥用,或某些类型的脑炎
常见症状: 睡眠过深或过长,伴随醒转困难
检查项目: 量表测评、认知功能评估、睡眠监测、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检查、CT、MRI、经颅多普勒检查、心电图检查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睡眠时间较正常人长,整天昏昏欲睡,睡眠过深或过长,伴随醒转困难。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药物影响
应用各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抗精神药物、镇静剂、抗痉药、抗过敏药、某些钙通道阻滞剂(如氟桂嗪)、长效安眠药和酗酒等。此外兴奋药物的撤药反应也可引起过度瞌睡。
2、躯体疾病
如急性感染、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血管疾病、贫血、肾功衰竭等。前两者可能与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副癌综合征导致脑部有关部位神经细胞的缺失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则与心输出量降低或并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有关;而心血管病则与睡眠中发生潮式呼吸和低氧血症有关。
3、脑部病变
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肿瘤、霉菌或病毒感染以及脱髓鞘病变等,都可以发生过度瞌睡。夜间睡眠结构也多有变化,如缺少纺缍波和深睡期。
4、精神疾病
癔症、抑郁症以及情绪不佳等引起的过度瞌睡,精神分裂症的过度瞌睡有时受药物影响。
5、其他
如睡眠期癫痫发作、周期性肢动症、睡行症、睡惊症等,其过度瞌睡是由于正常睡眠受到干扰所致。醒-眠节律性睡眠障碍如睡眠过长者等,其过度瞌睡则是发生在白日的正常生理睡眠。发作性睡病、特发性睡眠过度症等则发病机制不明,生活懒散终日无所事事者也可发生过度瞌睡。
原因-常见疾病:
发作性睡病、失眠、睡眠呼吸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外伤后睡眠过度症、癔症、抑郁症、脑炎、脑瘤、糖尿病、尿毒症、脱髓鞘病变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明显睡眠时间延长;
2、白天经常瞌睡;
3、伴倦怠、头痛、疲乏、食欲下降、身体不适等;
4、伴记忆力减退、消极、反应迟钝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睡眠过度伴发危及生命的情况,请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怀疑脑部病变或病因不明者,可就诊于神经科。
3、怀疑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可就诊于内分泌科。
4、怀疑精神疾病,如癔症、抑郁症等,可就诊于精神心理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睡眠过度的症状出现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您的症状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3、您的症状有诱发因素吗?
4、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5、除睡眠过度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头痛、疲乏、记忆力减退等?
6、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7、您既往有颅脑、精神、内分泌等相关疾病吗?
8、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9、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10、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1、您的家人有类似症状吗?
12、您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
13、发病以来精神如何?睡眠如何?饮食如何?
14、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5、您嗜酒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日饮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睡眠过度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的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我需住院治疗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能治好吗?
8、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9、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10、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1、回家后再次出现类似症状该怎么处理?
12、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3、是否需要长期监测病情?
14、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应做详细的全身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可能建议患者先做量表测评、认知功能评估、睡眠监测、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等检查;再结合个体情况选做心电图、甲状腺激素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了解呼吸、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神经检查
观察步态、神经反射、肌肉功能,表面有无触痛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可提示有感染;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可提示有贫血。
2、甲状腺激素检查
有助于了解甲状腺功能。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
可发现全身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定性及定位;还可显示肿瘤位置、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对炎症改变也能较好的显示。
2、MRI
对微小病变及软组织病变较为敏感,可显示肿瘤同周围组织间关系,为治疗、分期等提供参考。
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直接描记脑底动脉血流的多普勒信号,以获取脑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反映脑血管功能状态。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心肌梗死、心脏停搏等最常用而直接的检查。
2、脑电图
是一种对大脑功能变化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
3、量表测评、认知功能评估
可以评价失眠的严重程度,情绪相关改变,记忆能力等。
4、睡眠监测
主要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和鉴别诊断。对慢性失眠患者鉴别诊断时可以进行PSG评估。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用于发作性睡病和日间睡眠过度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睡眠过度的病史、伴发症状以及相关检查做出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排查是否存在失眠、癔症、发作性睡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眠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发作次数不等,睡眠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对有强烈睡眠欲望的病人只能作短暂的抵制,很容易将病人从睡眠发作中唤醒。从睡眠发作中醒来时病人可能感到精神振作,可是数分钟后重又突然入睡。虽然白天有频繁的睡眠发作,但一天总的睡眠时间通常未见增加。
2、失眠
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功能、注意功能、计划功能均下降从而导致白天困倦,工作能力下降,停止工作时容易出现日间嗜睡现象。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血压不稳定,周围血管收缩扩张障碍;消化系统表现为便秘或腹泻、胃部闷胀;运动系统表现为颈肩部肌肉紧张、头痛和腰痛。情绪控制能力减低,容易生气或者不开心;男性容易出现阳痿,女性常出现性功能减低等表现。
3、甲状腺功能减退
面色苍白,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全身皮肤干燥、增厚、粗糙多脱屑,非凹陷性水肿,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等。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诊断。
4、癔症
也称分离(转换)障碍,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
5、Kleine- Levin综合征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情况,发生在青春期男孩中,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睡眠过度与饮食过量。
6、脑血管疾病
可能与严重脑出血或脑梗死形成的脑水肿、颅内高压等造成睡眠中枢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夜间清醒,白天睡眠过多,也可以出现夜间多眠、感情淡漠等。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1)可给予促觉醒药(尤其适用于难治患者),新型的药如莫达非尼,传统的例如哌醋甲酯、苯异妥英、右苯丙胺或甲基苯丙胺。
(2)改善夜间睡眠时间和打盹也是治疗的方法。
(3)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普罗替林、氯米帕明及选择性血清素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对猝倒、入睡前发生的幻觉和睡眠麻痹有效。
2、失眠的治疗
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
3、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急性期尽早溶栓、调整血药、防治脑水肿、抗凝治疗、高压氧舱治疗等。
4、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
早期轻型以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为主,还应从病因上积极治疗;中晚期重型患者除口服甲状腺片和左甲状腺素外,需对症治疗如升压、给氧、输液、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等。
治疗-相关药物:
哌醋甲酯、苯异妥英、右苯丙胺、甲基苯丙胺、普罗替林、氯米帕明、氟西汀、甲状腺片、左甲状腺素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