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头部震颤症状概述: 头部震颤(trembling head)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特发...
养生
症状名称: 头部震颤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trembling head
主要病因: 头部病变或损伤、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肝肾功能衰竭、重度焦虑症、药物或毒物作用
常见症状: 细小的点头或摇头动作
检查项目: CT、磁共振成像、肌电图、PET扫描
发病部位: 头部、颅脑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头部出现不由自主的震颤、抖动,多表现为细小的点头或摇头动作,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摇头。头部震颤可间歇性发作,也可持续发作。可伴双手或手臂的震颤,亦可伴肌肉强直、动作迟缓、肢体感觉异常、意识模糊、乏力、认知或语言障碍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头部病变或损伤
如脑中风、颅脑肿瘤、颅脑创伤、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造成小脑、丘脑、脑干的环路受损,从而出现头部震颤。
2、缺陷性疾病
如原发性震颤、颈部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等皆可导致头部震颤。
3、其他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肝肾功能衰竭、重度焦虑症、精神过度紧张等也可导致头部震颤。
4、药物或有毒物质
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长期接触农药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5、不良生活习惯
如吸毒、抽烟、酗酒等。
原因-常见疾病:
颅脑肿瘤、颅脑创伤、多发性硬化症、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持续或反复出现头部震颤;
2、间断性不自主点头或摇头;
3、伴手部震颤、肢体震颤甚至全身性震颤等;
4、伴运动迟缓、笨拙,肌肉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
5、伴辨距不良、对距离的判断不好等;
6、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关;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怀疑脑部及神经病变,可到神经内科就诊。
2、怀疑心理问题,可到精神心理科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尽量避免佩戴金属物品,如耳环。项链、发卡等。
3、就医前建议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过于油腻食物以及过量饮酒,以免影响部分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或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震颤?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断性的发作?
2、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否也出现过震颤?
3、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4、震颤在什么情况下加重?什么情况下会减轻?
5、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6、平时的饮食情况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偏食?
7、近期有没有受到什么刺激?是否存在压力大的情况?
8、得过什么病?服用过什么药物?
9、家人中是否有人出现过相似的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头部为什么会出现震颤?
2、情况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3、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5、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6、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7、应该怎么照顾病人呢?
8、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可以外出活动吗?
9、患者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10、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然后再结合病史与阳性体征,根据临诊需要,进行脑脊液、血常规、CT、MRI、PET扫描、肌电图等检查;还可根据个体情况选做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评估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有眩晕、步态不稳的表现;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有无肌肉抽搐、震颤等;检查患者头部是否有外伤,颈部是否有肿大;通过与患者交流,初步判断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则提示可能存在贫血。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颅内感染。
3、甲状腺功能检查
怀疑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可做甲状腺功能检查。
4、肝肾功能检查
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肝、肾损害。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磁共振成像(MRI)
对鉴别诊断有意义,有助于诊断颅脑的病变。
2、PET扫描
PET扫描发现特发性震颤患者壳核正常摄取F-多巴,基底节多巴胺D受体功能正常,多巴胺转运蛋白功能正常;而帕金森病患者壳核摄取F-多巴减少,患侧基底节多巴胺D受体功能上调,多巴胺转运蛋白功能减弱。
检查-其他检查:
1、肌电图
可检测患者震颤发作期间肌肉活动变化,可辅助诊断特发性震颤。
2、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评估
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精神问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头部震颤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CT、磁共振成像、肌电图、PET扫描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特发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小脑性震颤、帕金森病等。
诊断-鉴别诊断:
1、特发性震颤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隐匿起病,缓慢发展,也可长期缓解。各组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震颤是唯一临床症状,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常累及一只手或双手或头部,下肢较少受累,无全身或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的病例因震颤而妨碍手部完成精细动作如书写,喉部肌肉受累可影响发音。少量饮酒可使症状暂时缓解。
2、姿势性震颤
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
3、帕金森病
具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的特征。帕金森病震颤主要为静止性震颤,可合并动作性震颤,手部搓丸样震颤和下肢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除震颤外,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
4、小脑性震颤
是典型的意向性震颤。主要为上肢和下肢的意向性震颤,常伴有小脑的其他体征,如共济失调、轮替运动异常、辨距不良等。
5、精神心理性震颤
多在有某些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恐惧时出现,与特发性震颤相比,其频率较快(8~12Hz),但幅度较小,有相应的心理学特点,去除诱发因素症状即可消失。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特发性震颤
本病药物治疗可选用普萘洛尔、阿罗洛尔、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对少数症状严重,以一侧为主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丘脑毁损术、丘脑深部电刺激等方法治疗,亦可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
2、帕金森病
治疗有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可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多巴胺激动剂、左旋多巴、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促多巴胺释放药物等。年轻患者通常先选择多巴胺激动剂,而年老患者则首选左旋多巴。外科手术治疗有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的立体定向脑内神经核团毁损术。
3、小脑性震颤
小脑性震颤的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发病。普萘洛尔、地西泮、氯丙嗪对部分病人有效。卡马西平能改善姿位性和意向性震颤。昂丹司琼是选择性5-HT3拮抗剂,可用于伴有恶心呕吐的眩晕及小脑性震颤,可以改善小脑性震颤。严重的意向性震颤能使病人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可选用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可以改善意向性和姿势性震颤。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