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唾液腺肿大症状概述: 唾液腺又称涎腺,有大小两种,大的有3对 :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各...
养生
症状名称: 唾液腺肿大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涎腺肿大、唾液腺退行性肿大
主要病因: 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
常见症状: 双侧性腮腺弥漫性肿大、柔软,局部可有酸胀感,分泌物无异常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糖、免疫学检查、B超、腮腺造影等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口腔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引起唾液腺肿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炎症反应、腮腺导管阻塞、肿瘤疾病等,其中,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出现唾液腺肿大的情况较常见。
原因-症状起因:
1、良性/退行性唾液腺肿大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其可能的病因有如下几点:
(1)内分泌紊乱:最多见于糖尿病、肥胖症等;也可见于甲状腺疾病、性腺功能障碍、激素改变阶段,如青春期和月经期。
(2)营养不良:维生素及蛋白质缺乏、酒精中毒或肝硬化等。
(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较常见,其中一部分为中枢性功能失调,如心理因素及某些精神病药物所致者;另一部分为外周性功能失调,如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可破坏外周交感神经纤维,影响腺泡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
2、炎症性腺肿大
(1)感染性腮腺肿大: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结核菌等。如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等。
(2)非感染性腮腺肿大:主要由放射损伤与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腮腺肿大病因有药物(如呋喃妥因)、食品、花粉、毛料衣物等。腮腺导管平滑肌痉挛,唾液排出受阻,双侧腮腺在短时间内快速肿大。
(3)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不仅使自身腺体受到破坏,而且又易招致感染。如淋巴上皮病(包括Mikulicz病和舍格伦综合征)等。
3、阻塞性腮腺肿大
腮腺导管的阻塞,可使导管扩张,唾液淤滞,腮腺肿大。如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腮腺管结石等。
4、肿瘤
常见肿瘤有多形性腺瘤、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腺瘤、腺癌、鳞状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等。
原因-常见疾病:
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疾病、性腺功能障碍、维生素缺乏、蛋白质缺乏、酒精中毒、肝硬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唾液腺肿瘤、舍格伦综合征、舌下腺囊肿等。
就医-门诊指征:
1、面颊部出现面部隆起,或触及肿块。
2、该区域的持续性疼痛。
3、伴局部红、肿、热、痛、流脓。
4、伴吞咽困难、张口困难。
5、伴一侧脸部麻木、肌肉无力、面部皮肤破溃。
6、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7、伴耳痛、头痛。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尽量饮食清淡,并且注意休息,忌烟忌酒。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腮腺肿大?近期有加重吗?
2、您除了双侧腮腺肿大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张口困难、喉痛、头痛、视物疲劳?
3、您的症状会影响您进食吗?
4、您的肿大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5、您曾经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都患过什么口腔疾病?做过口腔的手术吗?
7、您有糖尿病、肥胖症或营养不良等病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唾液腺肿大?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2、免疫学检查
可有自身抗体出现。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腺体弥漫性增大,无局限性回声异常,无占位性病变。
2、腮腺造影
可见导管和腺泡的特征性改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唾液腺肿大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血糖、免疫学检查、B超、腮腺造影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查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疾病、性腺功能障碍、舌下腺囊肿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唾液腺肿瘤
大多数腮腺癌患者表现为单一无痛性肿块,位于耳垂下前或后,可以扪及或外观明显,常累及面神经出现面瘫。一旦出现面瘫或疼痛进行性加重,提示肿瘤恶性。深叶部位肿瘤会产生咽侧壁肿大、张口困难、喉痛、耳部症状、头痛、脑神经麻痹。晚期腮腺癌可出现肿瘤溃疡、外耳道浸润及颈淋巴结转移。颌下腺肿瘤表现为下颌下无痛性肿块,晚期病灶可浸润颏舌肌、下颌骨、口腔,累及舌神经和舌下神经。淋巴结转移较腮腺癌多见。小涎腺癌的临床表现根据肿瘤发生部位而有不同。腺样囊性癌发展缓慢,肿瘤可以局限在黏膜下,此时就可以出现肿瘤细胞沿神经索播散到脑神经而引起麻痹,做CT或MRI检查时才发现肿瘤。
2、舍格伦综合征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唾液腺肿大以腮腺最为常见,也可伴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肿大。多为双侧,也可单侧发生。腺体呈弥漫性肿大,边界不清,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唾液分泌很少或无分泌。少数病例在腺体内可触及结节状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中等偏软,界限不清,无压痛,此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变。患者唾液量分泌减少,可发生继发性逆行感染。腮腺反复肿胀,可有压痛。挤压腺体,有混浊的雪花样唾液或脓液流出。由于泪腺受侵,泪液分泌停止或减少,可引起干燥性角膜炎、结膜炎。患者眼有异物感、磨擦感或烧灼感,畏光、疼痛、视物疲劳。泪腺肿大可致睁眼困难,睑裂缩小。症状较重者感舌、颊及咽喉部灼热,口腔发黏,味觉异常。严重者言语、咀嚼及吞咽均困难。口腔检查可见黏膜干红、唾液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牙周炎及龋齿增多。舌表面光滑潮红呈“镜面舌”。
3、舌下腺囊肿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囊肿位于一侧口底黏膜下,囊壁很薄,呈现淡紫蓝色,触之柔软、无痛。增大后可越过舌下中线,扩展到对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囊肿发展很大时,可引起吞咽、语言及呼吸困难。此种称为口内型或单纯型。涎液可通过下颌舌骨肌之发育缺陷处,漏到颏下或颌下,亦可由下颌舌骨肌后缘流注至下颌下区,在下颌下区形成囊肿,称为口外型或潜突型。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舌下和下颌下均可见到囊肿的哑铃型称为口内外型。
4、小涎腺囊肿
小涎腺分布于口腔粘膜下层及软腭部分,由小涎腺发生的肿瘤最长见于上颌后磨牙的一侧腭部,腭部小涎腺肿瘤良、恶性各占1/2,肿物生长缓慢无症状,不少病例是在常规检查咽部时发现。此外发生的肿瘤无论良、恶性其动度均很弱,这是腭粘膜下纤维和骨膜相连,而小涎腺正是在这些纤维间隔中,所以一旦这些腺体发生肿瘤其动度也受限。辅助检查可做张口正位体层或做CT冠状断面扫描以了解腭骨及上颌窦有无受累或破坏。
5、儿童复发性腮腺肿胀
或称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一般认为是先天性腮腺末梢导管扩张而非感染性疾患,是一种自限性、青春期后肿胀发作次减少并能自愈的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在5岁左右,95%在10岁前发病,男孩多于女孩,约为1.5:1,常为单侧肿胀,双侧发生者也以一侧为重。腮腺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正常。压迫腺体可见粘稠似蛋清。乳白色唾液,甚至可以从导管挤出乳白状、细条状的粘液栓子。发作间隔时间不等,1年数次或1~2年发作1次。
治疗-预计治疗:
唾液腺肿大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囊肿的程度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注射、按摩唾液腺、手术切除等。
治疗-治疗方法:
1、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一般治疗:可通过按摩唾液腺、咀嚼口香糖、温盐水漱口的方式来进行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有手术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作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
2、舌下腺囊肿
(1)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囊肿及舌下腺切除术、单纯囊肿切除术和袋形缝合术。
(2)保守治疗:对于年龄过小或囊肿体积较小的患者可进行穿刺抽吸、腔内药物注射的治疗方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