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心室颤动症状概述: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简称室...
养生
症状名称: 心室颤动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其他名称: 室颤
主要病因: 冠心病、麻醉和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及药物中毒或过敏
常见症状: 胸闷、头晕、无力、意识丧失、发绀、瞳孔散大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心肌酶、血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流行病学:
通常室颤导致无预兆的突然死亡,病因常是冠心病,尽管冠心病引起的死亡在过去几十年有所下降,但猝死的发生率相对没有变,每年在美国有万人发生猝死。
虽然心脏停搏前许多病人有前驱症状,至少在室颤的幸存者中,因急性心梗引起室颤者不到20%,鉴别十分重要,因为室颤在原有的条件下复发率很高。心脏停搏出现在急性心梗时,1年的复发率不到2%。相反,如果心脏停搏出现在慢性心肌缺血而不是急性心肌梗死时,1年的复发率至少30%,监测中的心脏停搏很大比例是由心动过缓而不是心动过速引起的。
总的来说,室颤及其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糖耐量损害、左室肥厚、心梗病史、房室阻滞、室内传导阻滞、非特异性ST-T异常、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使用洋地黄、左室功能损害、年龄增加、种族及摄入酒精。另外,炎性标记物(C反应蛋白)、特殊长链脂肪酸及家族史最近也被认为是危险因素。心理因素包括焦虑、沮丧、压力、社会疏远等,也可以是室颤及其复发的危险因素。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一旦出现心室颤动的情况,很快就会出现肢体抽动、意识丧失及心音和脉搏消失,呼吸于数十秒后停止。多数患者有发绀,即口唇青紫,部分患者有大小便失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数分钟后逐渐出现瞳孔散大。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心源性室颤
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缺血。
2、非心源性室颤
常见原因有麻醉和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及药物中毒或过敏等。
原因-常见疾病:
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心房颤动、触电、溺水、药物中毒、过敏、心脏骤停、心力衰竭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急性严重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
2、进行性加重的困难,呼吸不规则或停止;
3、急性剧烈难以忍受的胸痛;
4、突然晕厥、意识丧失;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主要症状有哪些?
2、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3、您是否就医检查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4、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怎么样?
5、上次发病是什么时候?
6、发病时主要有哪些异常表现?
7、是否存在意识丧失或者更严重的表现?
8、您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例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9、您是否有高血压?多久了?血压控制得如何?
10、您是否进行过心脏手术?
11、最近是否有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心血管活性药物?
12、家族里有没有心脏病患者?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心室颤动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的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我需要手术治疗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7、治疗效果怎么样?
8、我的病严重吗?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
9、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10、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1、回家后应该怎么护理?
12、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3、是否需要长期监测病情?
14、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了解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
2、心肌酶
对心肌梗死的判断有意义。
3、血糖
对糖尿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动态心电图
对明确心律失常有重要意义。
2、超声心动图
了解心脏结构及活动情况。
3、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了解心肌的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在诊断心室颤动时常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患者既往是否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了解患者在发病之前有哪些异常的症状,以帮助明确心室颤动的病因,随后结合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一般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心室颤动
必须有经心电图记录证实为心室颤动发生者。这种心室颤动可以是原发性心室颤动,也可以是最初发生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停搏,进而发展成心室颤动,伴有晕厥或猝死。
2、特发性心室颤动
多数是对心室颤动引起晕厥或猝死的幸存者进行回顾性诊断做出的。
诊断-鉴别诊断:
1、心房颤动
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350~600次/分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于房室交界区存在生理性传导阻滞,心室率明显低于心房率,一般在90~150次/分,很少超过170次/分。房颤可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慢性)两种。
2、急性房颤
初次房颤在24~48h以内,称为急性房颤。通常发作可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心电图上P波消失,而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形状大小不同、间隔不均匀的f波。QRS波群间距离绝对不规则。
3、心脏震颤
是指用手掌根部触及到的一种细微的颤动,酷似猫的喘息,故也称为“猫喘”,是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征之一。不论在什么部位发现震颤,均表示该部位有严重的狭窄或动静脉分流,正常的心脏是不会出现震颤的。所以震颤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狭窄时。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电击复律
医院内发生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是电击复律,是应用除颤器向心脏释放短暂的脉冲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恢复窦性心律。这是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
2、心肺复苏术
发生心室颤动的患者,医生或周围人应尽可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加强对患者的急救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