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心脏停搏症状概述: 心脏停搏(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又称...
养生
症状名称: 心脏停搏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其他名称: 心脏停顿、全心停搏
主要病因: 心源性、非心源性
常见症状: 头晕、黑矇、全身无力、意识突然丧失、四肢抽搐、心音消失
检查项目: 电解质测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发病部位: 胸部、心脏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2、意识突然丧失、四肢抽搐, 心脏停搏3~5秒,可仅有头晕、黑曚、全身无力等症状;停搏5~10秒,常出现晕厥伴面色苍白等症状;停搏15秒以上;可出现阿-斯综合征、抽搐、发绀或皮肤苍白;停搏超过5分钟如无有效抢救,可出现严重大脑缺氧性损害或死亡。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心源性原因
主要表现为心脏泵功能衰竭和心律失常,引起心脏停搏。严重心脏泵功能衰竭时,心脏停搏难以复苏。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导致成年人心脏停搏的主要原因。如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病变: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心肌炎,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心肌病常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
(3)主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夹层动脉瘤破裂、主动脉瘤等。
(4)其他:如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心脏瓣膜损害(如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脱垂)等。
2、非心源性原因
(1)呼吸停止:气道异物、溺水和窒息致气道阻塞,大面积肺梗死、严重颅脑创伤等所致的呼吸停止。患者气体交换中断,心肌和全身器官组织严重缺氧。
(2)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失调:严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和酸中毒等引发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3)药物中毒或过敏:如洋地黄类、奎尼丁等药物的毒性反应可致严重心律失常。青霉素、链霉素、某些血清制剂引起严重变态反应等。
(4)电击、雷击或溺水:电击伤是因强电流通过心脏或因电流通过头部损伤生命中枢导呼吸和心搏停止。而溺水则因呼吸道被水、泥沙、杂草等堵塞,致使患者体内缺氧、窒息,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5)麻醉和手术意外:如呼吸道管理不当、麻醉剂量过大、硬膜外麻醉药物误入蛛网膜下隙、肌肉松弛剂使用不当、低温麻醉温度过低、心脏手术等。
(6)其他:某些血管造影术、心导管检查术。
原因-常见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夹层动脉瘤破裂、主动脉瘤、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气道异物、溺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等。
就医-急诊指征:
突然晕倒,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脏停跳,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的同时需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家属带上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患者平时主要都有哪些症状?会经常会感到头晕、胸痛吗?会经常情绪紧张吗?
2、患者是因什么原因发生心脏停搏的?如溺水、电击、创伤、中毒等。
3、患者以前发生过心脏停搏吗?什么原因?
4、患者既往有心脏相关疾病吗?如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5、患者最近做过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6、患者的亲属有心脏相关疾病吗?
7、患者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8、患者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压力大吗?作息规律吗?会经常熬夜吗
9、患者会吸烟吗?吸姻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患者嗜酒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日饮多少?
11、患者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患者心脏停搏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3、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吗?能治好吗?
4、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患者还有其他疾病,会影响治疗吗?
6、患者抢救成功后,能正常生活吗?
7、治疗后怎么防范再次发生心脏停搏?
8、再次发生心脏停搏,家属该怎么做?
9、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10、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1、应该怎么去监测疾病?
12、患者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过对血氯化物、血钾血钠、血氯化物、血钾等测定,可了解人体内电解质的含量,辅助对发病病因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血流及瓣膜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可表现为数秒或更长时间的等电线位,无P波及QRS波群,即心房、心室均处于静止状态,长时间与正常窦性的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长间期后可见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诊断-诊断原则:
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表现:①意识突然消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③呼吸停止。只要具备这三点诊断即可成立,应立即进行初步急救。诊断必须迅速果断,为复苏争取时间。
诊断-鉴别诊断:
1、猝死
心脏停搏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病性疾病的情况下,在未能顾及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其中一些患者可以通过心肺复苏抢救过来,而猝死多数是指没有疾病,突然发作,导致心脏骤停死亡。
2、心室静止
心室静止发生在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基础上,心脏停搏发生在各种致命性疾病或伤害的情况下;心室静止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为有房性P波而无房室交界区和室性的QRS波群,心脏停搏心电图上无P波及QRS波群。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判断意识状态及呼吸
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在头部两侧大声呼唤患者。
2、判断患者有无颈动脉搏动
时间应小于10秒。
3、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卧于坚实的平面,抢救者跪在患者胸部的一侧,按压胸部中央。抢救者应将一只手的掌根部置于按压处,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使两只手重叠并平行,指端上翘。两臂垂直,两肩按压点正上方,借助身体重力向下按压。下压胸骨至少5cm,然后使胸部完全回弹,下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有效的按压对提供血流是十分重要的,应该用力和快速按压。要尽量减少因检查脉搏、分析心律或其他事情导致按压中断。在抢救人员到达之前应该持续进行CPR。
4、开放气道
将患者仰卧于坚实的平面,使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左手放在患者的额头向下压,左手的示指和中指放在患者的下颧骨,将下巴抬起,使头向后仰。开放气道时保证两手力量足够大,以保持气道完全通畅。注意手指不要压迫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气道开通后,如有气道异物,应先行气道异物清除。
5、人工呼吸
口对口呼吸方法,用按压额头的左手示指和拇指捏紧患者的鼻孔,右手的示指和中指继续抬起患者的下颌,保持气道通畅,平静吸口气,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缓慢吹气,持续1秒钟。有效通气的标志是看到胸廓起伏。单纯进行通时,通气频率10~12次/分,每次通气1秒钟。两人进行复苏时,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时数出数来,胸外按压与救生呼吸的比例按照30:2进行(即30次按压,2次救生呼吸)。每次通气时应中断心脏按压。当建立了进一步的气道辅助装置后,通气频率应减少至8~10次/分,通气时不再中断按压。
当救援人员到达后,应继续进行初级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并同时除颤,给氧,给予面罩、气囊-活瓣装置(简易呼吸器)、自动运送呼吸器、氧-驱动-手动呼吸器、气道支持装置(口咽及鼻咽导管和气管插管)进行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路,应用药物治疗。
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及药物急救治疗等,心搏恢复并能维持者,视为一期复苏成功,但仍须严密监护患者,争取自主呼吸尽早出现,并对相继出现的各种异常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同时重视原发病的治疗,以防心脏停搏再度发生。
日常-护理原则:
1、一般护理
按重症监护与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迅速敏捷地配合抢救
如胸外心脏按压,体外除颤,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留置胃管、中心静脉管及导尿管等。
3、确保两组静脉输液通路通畅
其中一组为上肢,用微泵调节输液速度。及时、准确使用抢救药物,避免升压药或刺激性药物外渗,酌情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行动脉内压力监测。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同时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水量,测尿量、尿糖、尿相对密度每小时1次。
5、降温
在患者心脏按压的同时,头部置冰帽,全身大动脉处置冰袋持续降温并连续进行体温监测,必要时采用降温毯降温,使肛温维持在32℃左右,以减少氧耗,减轻脑水肿。
6、加强呼吸及呼吸道管理
(1)保持气道通畅,定时湿化。
(2)密切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及深度。
(3)正确使用呼吸机,并按其监护常规操作。
7、其他
遵医嘱补液、脱水、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及静脉营养。昏迷患者按其护理常规护理。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