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血痂症状概述: 血痂(blood crust)是指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凝...
养生
症状名称: 血痂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blood crust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皮肤损伤引起出血后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物质凝结形成
常见症状: 伤口或疮口表面上形成暗红或黑褐色块状物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1、典型表现
皮肤损伤后伤口或疮口表面形成暗红色或黑褐色的块状物。伤口较深、有感染时,可能形成痂下积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按压有波动感。
2、伴随症状
(1)伴大片鲜红色斑,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自觉剧痒,且夏季反复发生,提示夏季皮炎。
(2)伴有红斑、丘疹或风团,且皮损中央常见出血点及血痂,瘙痒明显,并发现虱体或虱卵时,提示体虱。
(3)伴有水肿性丘疹、丘疱疹或风团样丘疹、瘀斑,且皮损上有针头大小的“咬痕”,自觉奇痒难忍,并有被螨叮咬经历时,提示螨性皮炎。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常见原因
(1)外伤:多种外伤均可导致皮肤破损从而形成血痂,如烧伤、烫伤、刀刺伤、擦伤等。
(2)皮肤病:如湿疹、螨性皮炎、体虱、夏季皮炎等。
2、形成机制
当皮肤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受到损伤部位激活因素的刺激,出现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凝块。同时血管受损也可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把血小板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伤口或疮口处的血痂迟迟未脱落;
2、伴皮肤瘙痒、红肿热痛;
3、伴红斑、丘疹、风团等多种皮肤损害;
4、自检发现痂下有波动感;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注意卫生,做好血痂处的清洁。
2、就诊当天穿宽松、方便脱的衣服,便于医生查看血痂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血痂的?到现在多长时间了?
2、您的血痂出现在身体的哪个/哪些部位?
3、您血痂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
4、血痂出现前,您是否受过伤?受伤经过是什么样?当时是否进行过处理?
5、您既往是否有湿疹、夏季皮炎、体虱等皮肤病?接受过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血痂?
2、我是否需要做检查?都有什么检查?
3、我需要治疗吗?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合我?
4、如果需要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日常生活中我该怎么护理?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血痂的形态、大小、颜色及其周围皮肤状况。
2、触诊
用手触摸血痂,如可以感受痂下有波动感,可能有积液或者积脓。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根据白细胞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机体是否有感染性病变。
2、凝血功能检查
用于机体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了解机体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有时血痂需要和脓痂鉴别。脓痂由皮肤损害表面的脓液与脱落组织等混合凝结而成,痂可薄可厚,质地柔软或脆硬,附着于创面,多呈黄绿色。
治疗-预计治疗:
医生通常根据伤口的状态,以了解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对于损伤较轻、没有炎症的伤口,血痂可以保护伤口,避免伤口感染,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一般无需进行治疗。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发生了炎症,甚至溃疡的伤口,血痂可能会掩盖病情,需及时去掉痂皮,并对症用药,以促进伤口愈合。必要时,还需针对目前所患皮肤病进行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若伤口存在炎症,或触摸血痂存在波动感时,需及时清除血痂,暴露创口,并进行清创消毒,然后针对情况使用相应抗感染药物等进行治疗。
2、原发病治疗
对于患有皮肤疾病者,还需针对疾病进行治疗,以减少皮肤搔抓引起的血痂形成情况。
(1)湿疹:常系统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或者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还会根据情况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治疗。
(2)螨性皮炎:局部涂搽2%薄荷软膏、炉甘石洗剂等缓解不适;外用杀螨药物,如10%硫黄软膏或含有5%萘酚的硫黄软膏及苯甲酸苄酯乳剂等杀虫剂;如皮疹广泛、炎症显著,可给予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继发皮肤感染时可外用抗生素软膏。
(3)体虱:日常剃除毛发,勤洗澡、洗头;可外用百部酊、林旦洗液、扑灭司林乳剂杀虫等治疗。
日常-护理原则:
1、注意卫生,保持血痂的清洁、干燥。
2、血痂处有瘙痒时,可轻轻拍打血痂处周围皮肤,切忌用力抓挠血痂。
3、不要强行撕脱痂皮,应使其自行脱落,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
4、结血痂时如局部有干燥不适,可在血痂处薄涂一层凡士林。
5、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及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皮肤的恢复。
预防-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