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肢体麻木症状概述: 肢体麻木是感觉障碍的一种,是肢体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感觉异常,...
养生
症状名称: 肢体麻木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营养缺乏、中毒、神经或血管病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外伤、癔症
常见症状: 肢体麻木、僵硬、感觉减退、疼痛、蚁走感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流变学检查、脑脊液检查、X线、CT、MRI检查、脑血管造影、肌电图
发病部位: 下肢、上肢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肢体麻木主要表现为肢体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僵硬、感觉减退、疼痛、蚁走感、袜套样等表现。
1、肢体出现麻木、僵硬感。
2、感觉减退:肢体对痛觉或温度的感知减退,如肢体接触到热水时不会感觉烫,接触到冰块时也不会感觉到凉。
3、疼痛:患者可表现为刺痛或烧灼痛等。
4、蚁走感:患者自觉皮肤上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可见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维生素B缺乏、狂犬病等。
5、袜套样感觉:患者手足部自觉有戴手套或穿袜子的感觉,见于四肢末梢神经炎。
原因-总述:
肢体麻木的主要病因包括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如B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汞、砷、铅等重金属及有机磷农药中毒,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病变,脑出血、脑栓塞等动脉血管病变,以及癫痫、外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原因-症状起因:
1、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
主要是患者体内维生素B族严重缺乏引起肢体麻木。如B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及手术后遗症等。
2、中毒
与汞、砷、铅等重金属、有机磷农药以及呋喃类、异烟肼等化学药品的接触有关。
3、神经病变
如白喉性神经炎、麻风性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此外脊椎压迫神经也可导致麻木,常见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4、动脉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栓塞、破裂等病变,导致脑部组织缺血,出现其支配区域的肢体麻木。常见脑出血、脑栓塞、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5、其他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外伤、癔症等也可出现肢体麻木表现。
原因-常见疾病:
B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重金属中毒、白喉性神经炎、麻风性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病变、糖尿病神经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脑出血、脑脑栓塞、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外伤、癔症等。
就医-家庭处理:
1、患肢注意保暖,避免冷热刺激,避免烫伤,轻症者可适当按摩。
2、观察症状有无缓解或进展,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就医-急诊指征:
1、中老年人,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者,突然半身肢体麻木、无力,甚至昏迷、瘫痪,警惕脑中风发作。
2、突发一侧肢体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和苍白,警惕急性动脉栓塞。
3、突发高热、剧烈腰背痛、下肢麻木乏力、运动障碍,或直接瘫痪、尿便失禁,须警惕急性脊髓炎的可能。
4、严重颅脑外伤后,出现肢体麻木、瘫痪、昏迷等。
5、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肢体麻木,手脚就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后出现的感觉,考虑末梢神经病变的可能。
2、肢体外伤后出现持续麻木、活动受限,要警惕神经损伤。
3、长期或反复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可考虑颈椎病的可能。
4、反复腰背痛,蔓延到大腿、小腿,伴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后加重,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
5、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足麻木、感觉异常,提示周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若患者的肢体麻木与中毒有关或伴有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则需尽快去急诊科就诊。
2、若患者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而无其他伴随症状,可以到神经内科就诊。
3、若怀疑是颈椎病或腰椎疾病,也可以到脊柱外科、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肢体麻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除了肢体麻木以外有其他的症状吗,如头痛、恶心、视物模糊、触电感、幻觉、失眠?
3、您的肢体麻木是四肢全部麻木吗?还是仅上肢麻木或下肢麻木?或者是身体一侧麻木?
4、您麻木的部位固定吗?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5、您在此之前有过肢体麻木的感觉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有过脑栓塞、脑出血或颈椎病的病史吗?
7、您的工作具体是什么?需要经常对着电脑吗?
8、您最近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不大?有没有焦虑、失眠的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生命体征、步态、神经反射、肌力等有无异常。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X线、CT、MRI检查、脑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脑电图或肌电图等检查。必要时需做血常规、脑脊液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了解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外伤、营养不良等表现。同时注意患者的步态、神经反射、肌力、肌张力有无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对于有无感染和贫血的诊断有帮助。
2、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检查
对于患者营养状况的判断有一定帮助。
3、生化检查
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血甘油三酯以上三者增高有助于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断。
4、血液流变学检查
通过检查血液的黏稠度、流动性,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形性、聚集性,以及血管黏弹性,判断是否患有某些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动脉硬化等。
5、脑脊液检测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发生感染、炎症、外伤等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CT及MRI检查
可观察头颅、脊椎部位的骨骼及软组织的情况,对于神经、脊椎和脊髓、脑血管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价值。
2、脑血管造影
可显示脑血管的位置、形态及分布等,对于脑出血、脑梗死等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鉴别意义。
3、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判断四肢动脉和肾动脉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动脉硬化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1、肌电图
肌电图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害。
2、脑电图
脑电图有助于了解脑功能状态。
诊断-诊断原则:
患者具有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蚁走感等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而且发病前常有外伤、中毒、糖尿病、脑出血、脑栓塞等病史,故诊断的难点在于确定原发疾病,而非症状本身的诊断。医生除了询问病史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肢体麻木的程度、部位及伴随症状。然后再根据X线、CT、MRI、脑血管造影、脑脊液、脑电图或肌电图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明确病因,指导临床治疗。
诊断-鉴别诊断:
1、呋喃类、异烟肼药物中毒
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如刺痛、蚁走感、灼热、触痛等,检查有手套/袜子型深感觉障碍;肢体远端对称性无力,可见萎缩,腱反射低或引不出,无病理反射。
2、多发性神经病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远端的多发性神经损害。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感觉异常、疼痛,肢体远端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肢体远端皮肤发凉、脱屑、多汗或无汗等。
3、颈椎病
患者主要以上肢麻木为主,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症状的发生与体位变化有关,有时是卧床时的某个体位,有时则是坐位的某个体位可能诱发麻木或疼痛。
4、脑出血
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大块性出血。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因素,多在情绪激动、劳动或活动以及暴冷时发病。临床可见头痛与呕吐、意识障碍、抽搐、颈项强直、不同程度的偏瘫和感觉障碍、体温变化,可并发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呼吸道不畅与肺炎。头颅CT检查见高密度影像,可确诊。
5、脑栓塞
动脉栓塞后,由其供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水肿和坏死。发病急骤,症状多在数分钟或短时间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可有意识障碍,较大栓塞或多发性栓塞时,患者可迅速进入昏迷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局部神经缺失症状多为偏瘫或单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及抽搐等。还可出现失语、失用等。脑血管造影、CT检查常有助于明确诊断。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这种麻木部位多不固定,呈游走性,时轻时重,患者常伴有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和周身乏力等症状,一般多能自愈。
7、顶叶癫痫
属单纯感觉性部分性发作,表现为发作性感觉障碍,如麻木、感觉缺失、触电感,偶可出现浅表烧灼样疼痛感。此外还可出现幻觉、眩晕、感觉性失语等症状。
治疗-预计治疗:
医生应尽快找出病因,及时纠正原发疾病是治疗肢体麻木的关键。营养缺乏者要注意补充营养;中毒者要远离有害物质,并停用异烟肼和呋喃类药物;脑出血应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脑水肿、防治并发症;脑栓塞/脑梗死可先用药物改善脑循环、治疗脑水肿,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颈椎病可先进行保守治疗;当脊髓受到压迫时,再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证良好、平稳的心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吸氧和鼻饲,保证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
2、原发病治疗
(1)营养缺乏
注意补充营养,改善营养不良;可给予B族维生素类药物。
(2)中毒
远离并避免接触汞、砷、铅等重金属物质和有机磷农药等有害物质;尽量避免使用呋喃类、异烟肼等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无法停药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防止发生药物中毒。
(3)颈椎病
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颈复康颗粒)、运动疗法、牵引疗法、手法按摩推拿、理疗、温热敷等。若有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则需手术治疗。
(4)脑出血
基本治疗原则为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并发症。
①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进行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纠正凝血异常及防治感染、高热、出血等并发症。
②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其次是尽可能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致残率。同时应针对脑出血的病因,如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等进行治疗。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或锥孔穿刺血肿抽吸术、内窥镜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和脑室出血穿刺引流术等。
(5)脑栓塞/脑梗死
主要根据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先使用药物(如甘露醇)改善脑循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此外,还可进行溶栓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包括开颅减压术和(或)部分脑组织切除术,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置入等介入性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甘露醇、颈复康颗粒
日常-护理原则:
1、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停药或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学习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若服药期间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复诊。
2、生活护理
(1)肢体麻木患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患者及家属进行一些日常安全措施,如避免热水烫伤、行走时避免跌倒等,居住环境应保证安全。
(2)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3)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注意休息,适量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4)杜绝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伏案写作等,避免患肢负重过度,加重不适症状。
预防-预防措施:
1、远离并禁止接触有害物质,并注意正确使用药物,避免发生中毒。
2、充分休息,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体质。
3、工作或学习时,要采用正确的体位,适当进行肌肉放松,防止出现脊椎病变压迫神经。
4、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外伤,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