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中枢性发热症状概述: 中枢性发热(center fever)系因病变侵犯或损伤下视丘,直...
养生
症状名称: 中枢性发热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enter fever
主要病因: 颅脑疾病等因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致
常见症状: 高热、皮肤干燥少汗、皮肤温度分布不均、性格改变、抽搐、偏瘫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CT检查、MRI检查、脑电图检查
发病部位: 颅脑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突发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高达40~41℃,甚至更高,但皮肤干燥少汗,且无寒战、呼吸增快表现,同时皮肤温度分布不均,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双测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用抗生素及解热药一般无效。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还常有体温倒错现象,即白天体温稍低,夜间高。有时因长期体温升高,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发生性格改变、抽搐、偏瘫,甚至死亡。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颅脑病变
如脑血管疾病(脑室出血、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肿瘤、脑积水、脑部手术或脑外伤等,均可能引起下丘脑损伤导致中枢性发热。
2、其他
癫痫、中暑、服用抗精神药物过多、长期酗酒者戒断后等情况,也可能出现中枢性发热症状。
原因-常见疾病:
脑室出血、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脑积水、癫痫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持续高热,但无发抖、出汗表现,吃退烧药无效;
2、服用特殊药物后出现的持续高热;
3、长时间处于高热环境,出现发烧、无汗等严重中暑表现;
4、脑外伤或脑手术后出现持续不退的发热;
5、伴剧烈头痛、意识模糊、昏迷等;
6、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须紧急处理,必要时可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1、若患者病情危急,症状较重,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
2、若病情平稳,但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情况,建议到感染科就诊;
3、病情平稳但存在偏瘫、头晕、头痛、癫痫等症状时,可去神经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发热多久了?
2、最高温度多少摄氏度?
3、您是偶尔发热还是持续发热?
4、发热有什么规律吗?
5、发热有明显诱因吗?
6、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7、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8、您有脑血管疾病吗?
9、您有颅脑肿瘤相关疾病吗?
10、您是否患有癫痫?
11、既往颅脑部位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吗?
12、您最近或长期服用了哪些药物?是否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
13、您的家人有肿瘤、遗传相关疾病吗?
14、您嗜酒吗?是否处于戒酒时期?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5、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治好吗?
6、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7、会有后遗症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首先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一般状态。
2、视诊
观察是否存在精神萎靡、面部发红、瞳孔放大、出汗等表现。
3、触诊
医生会检查皮肤是否干燥等,有无其他淋巴结肿大等异常体征表现。必要时可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了解神经系统病变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颅CT、MRI等检查,可清楚显示脑组织结构,并判断有无颅脑出血、外伤等病变,还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脑室有无扩大和受压移位变形、中线结构有无移位等情况,对脑出血、脑积水、脑肿瘤等颅脑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脑电图检查可通过记录脑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而了解脑功能,可为诊断癫痫提供依据。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既往患病史、外伤史、生活史、用药史,以及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等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将中枢性发热与功能性低热、感染性发热、结缔组织病发热等类似症状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功能性低热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包括神经功能性低热、感染后低热等,做此诊断应十分谨慎,必须经过详细相关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虽低热达数月、数年,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2、感染性发热
由于感染性发热是发热中最常见的原因,通常占50%~60%,感染性疾病中又以细菌感染最多见,因此应首先考虑。其特点是: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有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以成熟中性粒细胞为主,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成熟中性粒细胞内见中毒颗粒,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积分值升高,通常提示为细菌性感染。感染性疾病中的结核、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疟疾等白细胞总数并不增多,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热型和病程等综合分析,并做选择性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3、结缔组织病发热
是第二种常见发热原因,占15%~18%,常见疾病有SLE,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血管炎。疑为SLE者,应查ANA、抗ds-DNA抗体、CH50,C3、C4等;疑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应查抗RNP抗体;疑为类风湿关节炎,应查RF;疑为风湿热,应查ESR、ASO等。
4、肿瘤性发热
引起发热的血液系统肿瘤有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他发热的实体瘤有肾癌、肝癌、肺癌等。骨髓涂片对白血病有确诊价值,淋巴结活检对诊断淋巴瘤至关重要。血液、骨髓或淋巴结活检找到异常组织细胞或巨多核组织细胞有助于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胸、腹部CT扫描是筛检其他实体瘤的重要手段。
5、药物热
当各种检查未能证实发热原因,各种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可停用各种抗菌药物及其他可能引起发热的药物,观察3~4日的体温变化,若停药后高热逐渐退至正常,可确诊为药物热。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通常使用氯丙嗪等药物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来降温。需要注意的是,成人和儿童的用药剂量有所不同,要严格遵医嘱进行用药。
2、可用冷的生理盐水或冷的甘露醇进行静脉注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需注意的是,静脉注射存在一定的风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注射。
治疗-相关药物:
治疗-其他治疗:
1、物理降温
(1)用酒精擦浴: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可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擦浴时可先上肢后下肢,一侧擦完换另一侧,最后擦腰背部。在擦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如有体温下降、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表现时,应立即停止擦浴,并盖上被子保暖。
(2)冰袋或冰帽降温:可将冰袋放置在两侧腋下、大腿根部、颈部及头部,1小时更换1次;还可采用头戴冰帽的方式进行降温治疗。在应用冰袋或冰帽进行治疗时,要注意用纱布保护耳朵,以防冻伤。
2、人工冬眠疗法
经上述处理后,仍不能解除高热时,可考虑采用人工冬眠疗法。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