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鼻后涕症状概述: 鼻后涕(postnasal drip)又称为鼻涕倒流,是指鼻腔分泌物频...
养生
症状名称: 鼻后涕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postnasal drip
其他名称: 鼻涕倒流
主要病因: 感染、过敏、环境因素刺激
常见症状: 黏液沿着鼻后孔流进咽部,伴鼻塞、咳嗽痰多、持续性的咽喉痛、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
检查项目: 体位引流试验、血常规、鼻窦X线、鼻窦CT、鼻窦MRI、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测
发病部位: 鼻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常见疾病:
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窦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性鼻后涕(黏液顺着鼻孔流进咽喉);
2、伴喷嚏、清水样或脓性鼻涕、鼻塞、鼻痒、嗅觉减退等鼻部症状;
3、伴咳嗽、咳痰、咽喉痛、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等;
4、有过敏原接触史,出现眼睑和结膜红肿、大量流泪等;
5、伴头痛、口臭、发热等;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鼻涕倒流的症状出现多久了?
2、分泌物是什么性状的,比如黏稠的、水样的、脓性的、血性的等等?
3、分泌物是什么颜色的,比如黄色、黄绿色等?
4、您的症状有诱发因素吗?比如吸入花粉、尘埃、油烟后诱发?
5、什么情况下您的症状会加重?什么情况下您的症状会减轻?
6、除鼻涕倒流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打喷嚏、眼睛发痒、头痛、嗅觉减退等?
7、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8、您是过敏体质吗?您知道您对什么过敏吗?
9、您最近或长期服用哪些药物?
10、您既往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吗?
11、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12、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13、您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鼻涕倒流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能治好吗?
5、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平时应该如何护理或防止复发?
9、回家后再次出现类似症状该怎么处理?
10、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1、我该怎么去监测我的病情?
12、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以提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测
有助于发现鼻炎的致病菌。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鼻窦X线
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鼻窦炎的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黏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因颅骨重叠,观察效果欠佳。X线鼻泪管造影明确有无并发鼻窦感染。
2、鼻窦CT
鼻窦炎时可见鼻窦内液平面或软组织密度影。
3、鼻窦MRI
可见鼻窦内长T2信号,可以与鼻窦软组织影相鉴别。
检查-其他检查:
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判断。询问病史时要关注患者是否有接触刺激性环境的经历或从事相关职业,寻找可能的病因,还要详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的特点、有无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信息,为诊断寻找证据。鼻炎和鼻窦炎都可能出现鼻后涕,要注意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询问何时开始鼻后涕,是间歇性或是持续性的。是否在特定的季节发生,加重和缓解因素,伴随表现如咳嗽、鼻窦疼痛、头痛和鼻腔充血。询问过敏史,以及职业是否暴露于刺激性环境(化学气体及尘埃)。
2、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鼻涕倒流伴鼻塞、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3、检查
鼻窦X线、鼻窦CT、MRI、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测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鼻炎
(1)过敏性鼻炎
鼻后涕可由过敏性鼻炎引起,过敏性鼻炎像干草热呈季节性。有明显的鼻腔阻塞和水肿,鼻黏膜苍白,黏膜表面光滑,鼻甲填充鼻腔和向鼻中隔靠近。患者眼睑和结膜红肿,大量流泪。有4个主要典型症状,即连续发作的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及鼻痒,常伴有鼻外、咽喉、腭部、眼部、耳部及颈前等处瘙痒。
(2)血管运动性鼻炎
反复发作的鼻后涕可因血管运动性鼻炎引起,因空气干燥或其他环境、精神因素诱发。症状以鼻塞为主,多为间歇性。时有喷嚏,但程度较轻。喷嚏过后鼻可获短暂缓解。患者往往对气候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异常敏感。还可出现水样鼻涕增多,发病常为连续数天,每天换洗数条手帕或耗用大量手纸,伴有鼻内发痒、嗅觉减退、头昏等症状。专科检查时,下鼻甲可肿大,鼻黏膜可呈暗红色或暗蓝色,部分患者可有水肿,呈苍白色,鼻腔内有大量水样分泌物,重者如水自流。
2、鼻窦炎
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为鼻科常见疾病,多与鼻炎同时存在,累积的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的鼻窦,也可发生于一个鼻窦或多个鼻窦。鼻窦炎通常可引起鼻后涕以及头痛、鼻窦疼痛、脓性鼻涕、口臭、发热、咽痛、咳嗽以及鼻黏膜和鼻甲红肿。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鼻炎
(1)过敏性鼻炎
应避免与变应原接触,但真正避免实非易事。
①药物治疗:如抗组胺类药物(H1受体阻断药、西替利嗪)、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肥大细胞稳定药、抗胆碱类药物、白三烯抑制剂等。
②免疫疗法:亦称脱敏、减敏疗法,选择相应的变应原浸液,以适宜的浓度做小剂量皮下注射,以后逐渐增加浓度及剂量,经数月治疗后改为维持量。
③手术治疗:可选择性切断翼管神经、筛前神经,以降低神经兴奋性,达到部分治疗的作用。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部分切除有利于缓解部分症状。手术治疗不应作为首选。
(2)血管运动性鼻炎
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掌握生活节奏,稳定情绪,不要过度疲劳与紧张。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治疗或暗示性语言,有时也会收到明显效果。由内分泌因素引起者,应视情况请内分泌科医师协助治疗。
①药物治疗:根据主要发病机制及症状,多采用抗胆碱类药物、减充血剂治疗。尽管IgE介导的组胺释放不是发病的主要机制,但有报道表明抗组胺类药物对缓解本病的症状有一定效果。避免刺激因素。
②手术治疗:不是首选,应慎重考虑,具体方法参见过敏性鼻炎。
2、鼻窦炎
(1)急性鼻窦炎
①全身治疗: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转为慢性鼻窦炎或发生并发症;使用纤毛排泄功能药物以促进鼻腔、鼻窦分泌物的排出;鼻塞症状严重者可使用减充血剂,以改善鼻塞症状。特应性体质患者,使用抗变态反应药物来减轻变态反应对鼻窦炎的影响,并且短期适量应用激素药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缓解症状。针对性治疗全身慢性疾病或邻近感染。
②局部治疗:鼻部用于类固醇类药物,或减充血剂药物缓解症状;体位引流鼻窦内的分泌物,鼻腔冲洗,局部热敷、超声雾化、红外线照射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症状。
(2)慢性鼻窦炎
原则上以药物治疗为主,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CT检查鼻腔解剖变异性病变药物不能治愈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①药物治疗:首先合理、规范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症状。其次局部及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改善变态反应性症状,术前使用可减轻术中鼻腔黏膜水肿,减少术中出血。同时使用促进纤毛排泄功能的药物,局部使用减少充血剂药物改善鼻腔通气,促进鼻窦分泌物的排出。
②局部治疗:上颌窦穿刺冲洗、置换法、鼻腔冲洗、雾化吸入等。
③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后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传统的鼻窦手术和鼻内镜手术。手术后可改善和恢复鼻腔通气、引流障碍。目前,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已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对症护理
(1)讲述该疾病的普遍性,减轻患者焦虑。
(2)嘱患者坚持正确用药,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及作用。
(3)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滴鼻方法和使用鼻喷雾剂的方法。
(4)明确过敏原者可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
2、疼痛护理
(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等。
(2)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认同患者对疼痛的陈述,以倾听、陪伴等方法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并告诉患者疼痛是必然的,会逐步缓解。
(3)指导患者及家属有关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按摩、冰袋冷敷。通过自我控制法,如松弛疗法、自我暗示法、呼吸控制法、音乐疗法、注意力分散法、引导想象法等减轻疼痛。
(4)鼓励患者进食温凉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5)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口服,观察并记录用药后效果。
(6)告知患者鼻腔填塞的时间及目的,告知鼻腔填塞的重要性,嘱患者不要自行抽出填塞物。
3、焦虑护理
热情接待和安慰患者及家属,在实施治疗措施前应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目的、意义,告诉其与疾病有关的相关知识,以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
4、睡眠形态改变护理
(1)做好环境介绍,减少患者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2)关心患者,做好患者的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
(3)双侧鼻腔填塞者,嘱患者多饮水,口唇涂石蜡油或敷湿纱布,做好口腔护理。
(4)安排有利于休息的环境,给予患者合适体位,适当抬高床头,减轻头痛,有利于睡眠。
(5)指导患者运用有效的促进睡眠方法,如听轻柔的音乐帮助睡眠。
5、感染的观察及预防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有无眶内并发症、脑脊液耳漏等,以监测有无感染的迹象。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两次。
(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4)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鼻腔冲洗。
6、健康教育
(1)尽量避免接触明确的过敏原和过敏环境。
(2)加强体能锻炼,增强体质。
(3)注意鼻腔清洁,经常清洗鼻腔。
(4)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5)保持室内清洁无尘以减少过敏原,可用吸尘器或湿抹布经常打扫房间。
预防-预防措施:
1、鼻炎
(1)过敏性鼻炎
最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自己过敏性的物质,即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它。
①应尽可能限制户外活动,尤其是接触花草或者腐烂的树叶,以及柳絮和法桐上果毛,外出时可以戴口罩,或者可以到过敏原较少的海滨。注意鼻腔清洁,经常清洗鼻腔。加强室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②注意室内的生活细节,减少过敏反应的生活细节。
③了解导致或加重过敏的食物。
(2)血管运动性鼻炎
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加抵抗力。
②注意不要骤然进出冷热悬殊的环境。
③常做鼻部按摩,如长期用冷水洗脸者更佳。
④发作期间要注意保暖。
2、鼻窦炎
(1)一般措施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急性鼻炎、鼻窦炎的发作。注意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做好防止粉尘工作。身处粉尘和污染较重的地方工作时应戴口罩,避免粉尘和细菌等进入鼻腔。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每日早晨可用冷水洗脸,以增强鼻腔黏膜的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切勿以为伤风感冒是小事,许多人常因不及时治疗而变成多窦炎或全鼻窦炎,或转为慢性鼻窦炎。
(3)积极治疗鼻腔的病变
如各种鼻炎、鼻息肉、肿瘤等,矫治鼻中隔偏曲。这些病症经常妨碍鼻窦通气和引流,是发生鼻窦炎的诱因。因此,应及早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改善鼻窦引流。
(4)积极治疗或手术清除邻近的感染病变
如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炎、慢性咽喉炎、蛀牙、牙槽流脓、口腔溃疡等。
(5)抗过敏治疗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水肿应抗过敏治疗,以免影响鼻窦开口通气引流,发生鼻窦炎。
(6)其他
①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脓涕多者可先滴药、再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以免把脓性鼻涕逼入窦内引起鼻窦炎,甚至使单个鼻窦炎因擤鼻不当,将脓涕压入其他鼻窦而导致多个鼻窦发炎。不要用手挖鼻,以免引起鼻疖等炎症。
②禁烟限酒,忌食辛辣食品。保持大便通畅,排泄体内毒素。
③保持性情开朗,心情舒畅,身心健康,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时注意不要过劳。经常保持减少各种疾病发生。
预防-注意事项:
1、如果鼻窦疼痛伴有鼻后涕,用湿热包裹鼻窦,建议患者避免接触鼻腔刺激物(如烟)。
2、告诉患者不要使用口腔缩血管药物超过1个月时间。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建议其避免使用全身性缩血管药物。避免使用鼻腔缩血管药物,因其可引起反跳性鼻炎。如果有过敏性鼻炎,建议其使用抗组胺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