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鼻中隔血肿症状概述: 鼻中隔血肿(hematomaofnasalseptum)为鼻中隔一...
养生
症状名称: 鼻中隔血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hematoma of nasal septum
主要病因: 鼻部外伤、鼻中隔手术后、出血性疾病
常见症状: 鼻塞、鼻出血
检查项目: 鼻部穿刺
发病部位: 鼻、头部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血液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一侧黏膜下血肿,呈单侧鼻塞。鼻骨或鼻中隔骨折、脱位或鼻中隔手术后的血肿,常为双侧性鼻塞。积血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额部疼痛及鼻梁部压迫感。如鼻黏膜有损伤时,则可发生鼻出血。鼻中隔血肿有可能被完全吸收,也可能被纤维化而使鼻中隔增厚,或可能被化脓而形成脓肿。有的可因供血不足而使鼻中隔软骨坏死,因而形成鼻中隔穿孔或鞍鼻。
原因-总述:
鼻中隔血肿主要与鼻部外伤、手术有关,也可能由各种出血性疾病引起。本症常见于鼻部外伤、鼻骨骨折、鼻中隔脓肿、血友病等。
原因-症状起因:
1、鼻部外伤
如头面部打击伤,或跌倒时鼻部触地,发生鼻骨、犁骨、筛骨骨折或鼻中隔软骨脱位的患者常伴有鼻中隔血肿。一般以青少年为多见。
2、鼻中隔手术后
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因打喷嚏、擤鼻等活动,可以引起鼻中隔术腔出血。
3、各种出血性疾病
如血友病、紫癜病等。有时可发生鼻中隔血肿,临床上较少见。
原因-常见疾病:
鼻部外伤、血液病、血友病、紫癜病、鼻骨骨折、犁骨骨折、筛骨骨折、鼻中隔软骨脱位、鼻中隔偏曲、鼻中隔脓肿、鼻中隔黏膜部分肥厚、鼻中隔穿孔、鞍鼻等。
就医-门诊指征:
有鼻部外伤、鼻中隔手术史,或合并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1、检查发现鼻中隔一侧或双侧呈半圆形隆起,黏膜颜色如常或稍呈红色;
2、伴鼻塞、鼻痛、鼻出血、鼻梁压迫感、鼻尖部皮肤感觉迟钝等;
3、伴额部疼痛;
4、伴有鼻中隔穿孔或鞍鼻;
5、伴皮肤瘀点或瘀斑、牙龈出血等;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鼻部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部分患者面对检查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建议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鼻中隔有血肿的?怎么发现的?
2、血肿的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3、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4、血肿是突然出现的,还是渐渐出现的?
5、除了有血肿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比如鼻塞、鼻痒、流涕、出血等?
6、近期有经常刺激鼻腔吗,鼻腔有受外伤吗?鼻部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7、您有血液病的病史吗,如紫癜、血友病等?
8、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9、面部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鼻中隔出现血肿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么什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让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基本就能确定是否存在鼻中隔血肿,然后进行鼻部CT进一步明确严重程度,并确定血肿的范围。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以直观的看到鼻中隔是否有血肿。如果存在血肿,可见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呈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黏膜颜色如常,或稍呈红色,触之柔软有弹性,大多位于软骨部。用鼻黏膜收敛剂时,可见其膨隆处的黏膜多无明显变化。穿刺时多可抽出血液。因筛前神经外支受压,可以出现鼻尖部皮肤感觉迟钝。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手术或外伤等病史、典型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局部穿刺抽吸有血时,则更可确诊。对小儿鼻部外伤,必须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诊断-鉴别诊断:
1、鼻中隔偏曲
凸面隆起,可形似血肿,但其对侧凹陷,触诊坚硬,易于鉴别。
2、鼻中隔脓肿
因炎症反应,鼻中隔隆起处黏膜呈暗红色,常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做穿刺抽吸检查,可以确诊。
3、鼻中隔黏膜部分肥厚
黏膜呈灰白色,常位于鼻中隔后上部近中鼻甲处,触之柔软。无手术及外伤史。穿刺抽吸阴性。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小的血肿可采取穿刺抽吸治疗;较大血肿或已凝成血块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此外,也可适当应用止血药物或抗生素,来预防出血和感染。
治疗-治疗方法:
首先应清除淤血,对新近发生且较小的血肿,用粗针穿刺吸出。两侧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如果血肿较大或已凝成血块,则须在局部麻醉下于血肿下部平行于鼻底部切开黏骨膜,或者在血肿的最低处做一“L”形的切口,以吸引管吸出血液或凝血块。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后并发血肿者,可以从原切口分开黏骨膜,或者在原切口的后上1cm处做一新切口,清除术腔内积血及血块,并检查有无残留碎骨片并予取出,再用凡士林纱条填塞两侧鼻腔,24小时后取出,同时适当应用止血药物,并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小血肿可被吸收消失,或血肿纤维化使鼻中隔增厚。血肿初期,软骨尚可依赖血肿的血清维持营养。但为时过长,软骨可以因供血不足发生无菌性坏死,致成塌鼻畸形。如果血肿感染,可转变为脓肿,其后果将更为严重。
预后-一般预后:
预防-预防措施:
1、避免鼻部外伤。
2、有出血性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