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低血糖状态症状概述: 低血糖状态又称低血糖症(glucopenia),是指血糖低于正常底...
养生
症状名称: 低血糖状态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glucopenia
其他名称: 低血糖症
主要病因: 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切除、营养物质或药物作用
常见症状: 出汗、颤抖、心悸、面色苍白、精神不集中、思维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可有幻觉、躁动、易怒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糖测定、血浆胰岛素测定、48 ~ 72小时饥饿试验、B超、CT、磁共振、 X线检查、腹腔动脉、胰动脉造影及胃肠造影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一些肽素物质,表现为出汗、颤抖、心悸、紧张、焦虑、饥饿、流汗、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四肢冰凉、收缩压轻度升高等。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低血糖时中枢神经的表现可轻可重。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意志不稳,可有幻觉、躁动、易怒等精神症状。
低血糖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
(1)低血糖的程度。
(2)低血糖发生的速度及持续的时间。
(3)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性。
(4)年龄等。
患者可因年老体弱、意识能力差,常无低血糖症状;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营养不良、感染、败血症等均可导致低血糖症,应格外引起注意。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器质性低血糖症
(1)胰岛素分泌功能亢进:见于胰岛素瘤、胰岛B细胞增生及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致低血糖。
(2)胰外肿瘤:较大的胸腹腔恶性肿瘤能分泌胰岛素样物质或消耗过多糖致低血糖。
(3)严重的肝脏疾病:因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障碍之故。
(4)内分泌疾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足,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升糖素、甲状腺激素不足等致低血糖。
(5)先天性糖代谢障碍:因与糖代谢有关的酶缺乏,糖原分解或葡萄糖生成障碍致低血糖如糖原积累病,果糖不耐受性或半乳糖血症,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等。
(6)自身免疫相关性低血糖症:包括自身免疫性胰岛素综合征及抗胰岛素受体抗体性低血糖症等。
(7)其他:包括严重感染,如肺炎、蜂窝织炎、脓毒血症和败血症,肾性糖尿,严重营养不良和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可伴低血糖。
2、功能性低血糖
(1)反应性低血糖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致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2)胃切除后摄食性低血糖症:因胃切除后餐后血糖吸收过快,强烈刺激胰岛素分泌所致。
(3)早期2型糖尿病引起的低血糖症:因胰岛素快速分泌时相障碍,分泌高峰延迟致与餐后血糖高峰不同步所致。
3、外源性低血糖
(1)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过量。
(2)营养物质:刺激胰岛素分泌所致。如亮氨酸、精氨酸、果糖、半乳糖、乙醇等。
(3)其他药物:如水杨酸制剂、抗组胺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酚妥拉明等可致低血糖。
原因-常见疾病:
胰岛素瘤、胰岛B细胞增生、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糖原积累病、果糖不耐受性或半乳糖血症、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自身免疫性胰岛素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性低血糖症、肺炎、脓毒血症、败血症、肾性糖尿、严重营养不良、反应性低血糖症、2型糖尿病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2、出现其它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有出汗、颤抖、心悸、紧张、焦虑、饥饿感;
2、反复出现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四肢冰凉等症状;
3、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
4、出现幻觉、躁动、易怒等精神表现;
5、进食后上述症状并未缓解或消失;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须于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有时会对患者进行相关系统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血糖低的?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有加重或缓解?
3、您血糖降低是突然发生的呢,还是以前就有过类似的症状?
4、您这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不舒服?
5、有头晕头痛、看不清东西、出汗、疲乏无力等症状吗?
6、最近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7、平时吃饭怎么样呢?有没有挑食、节食等习惯呢?
8、以前有没有消化、肝胆、内分泌等相关的疾病呢?
9、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10、您的家人亲属有没有类似的症状?
11、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血糖低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血糖测定、血浆胰岛素测定、48 ~ 72小时饥饿试验、B超、CT、磁共振、 X线检查、腹腔动脉、胰动脉造影及胃肠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糖测定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 mmol/L,足月新生儿低于1.7mol/L。
2.血浆胰岛素测定
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证明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3.48 ~ 72小时饥饿试验
该检查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适用于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插管(PTPC),从胰、脾、门静脉分段取血测定胰岛素(放免法测定,IRI)。
2、经动脉钙刺激肝静脉取血(ASVS)测定胰岛素。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诊断依据:
1、出现出汗、颤抖、心悸、面色苍白、精神不集中、思维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等低血糖症状。
2、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4、少数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或处于非发作期的患者,应多次检测有无空腹或吸收后低血糖,必要时采用48~72h禁食试验。
诊断-鉴别诊断:
1、症状鉴别
主要与引起昏迷及晕厥的疾病相鉴别。
(1)癫痫
发病开始可有先兆,发作有一定顺序:意志丧失,呼吸停止,面色发绀,四肢强直抽搐,常咬破舌头,有时尿失禁,脑电图有异常表现。
(2)晕厥
晕厥也是短暂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最常见的血管抑制性晕厥,常有情感刺激或疼痛刺激史;由于静脉回流减少的晕厥多在持久站立、脱水或排尿时出现,血压明显降低,脑电图一般在发作时出现慢波,间歇期正常、血糖无明显改变。
(3)癔症
发作前常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在人多的场合易发作,意识不完全丧失,呼吸加快,面色潮红,四肢乱动,紧握拳,叫喊哭笑,脑电图无异常表现。
(4)尿毒症
多有糖尿病史,昏迷时呼吸有酮味,血糖显著增高。
2、病因鉴别
临床上区别器质性低血糖症与反应功能性低血糖对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1)器质性低血糖
最常见于胰岛素瘤,此肿瘤70%为良性,直径0.5~3cm,多位于胰尾部。一般腺瘤单发,恶性胰岛素瘤少见。临床上低血糖发作严重而持久,常有以下特点:
①多在空腹时发生;
②发作时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
③症状为阵发性;
④不同病人症状不完全相同;
⑤病人不能耐受饥饿;
⑥空腹血糖很低,仅为10~30mg/dL。
(2)功能性低血糖
女性多见,发作轻,病史长:
①多在饭后2~4小时,空腹血糖正常或稍低;
②发作时以肾上腺素增多症状为主,常见昏迷,可自行缓解;
③病人常为神经质、发胖、体征阴性;
④低血糖水平不如胰岛素瘤明显,空腹血糖多在40~60mg/dL;
⑤可耐受饥饿试验72小时之久而无昏迷。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急症处理
(1)葡萄糖,最快速有效,为急症处理首选。轻者可口服葡萄糖,重者静脉注射葡萄糖,视情可重复使用,直至患者清醒。
(2)胰升糖素,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3)如果患者血糖已维持在11.1mmol/L一段时间还神志不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4)经上述处理反应不佳或昏迷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较重脑水肿,可用甘露醇。
2、病因治疗
包括饮食调理、避免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或食物,治疗原发的肝、肾、胃肠道及内分泌疾病,切除致低血糖的肿瘤等。
3、药物治疗
(1)噻嗪类,利用其抑制β细胞释放胰岛素作用及在周围组织中升糖作用。
(2)钙离子拮抗剂
(3)链脲霉素,可破坏胰岛β细胞,用于治疗胰岛素癌。
(4)生长抑素。
4、饮食调理
低血糖患者应少量多餐,多进食低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以减少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避免低血糖。清晨低血糖者,夜间也需加餐。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病情监测
低血糖发生时病人常有饥饿感,伴软弱无力出汗、恶心、心悸、色苍白,重者可昏迷。睡眠中发生低血糖时,病人可突然觉醒,皮肤潮湿多汗,部分病人有饥饿感。凡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均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2、低血糖的紧急护理措施
(1)进食含糖食物
大多数低血糖病人通过进食含糖食物后15分钟内可很快缓解。
(2)补充葡萄糖。
(3)病人教育
①教育病人知道发生低血糖的常见诱因,其一是胰岛素应用不当,主要见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其中胰岛素用量过大是最常见的原因。低血糖多发生在胰岛素最大作用时间内,此外还见于注射胰岛素同时合用口服降糖药,或因运动使血循环加速致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加快,或胰岛素种类调换如从动物胰岛素转为人胰岛素时,或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当,如中、长效胰岛素注射前未充分混匀,剂量错误等。其二是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其三是饮食不当,包括忘记或延迟进餐、进食量不足或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过低,运动虽增大的同时未相应增加食物量以及空腹时喝酒过量等。
②按时按剂量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生活规律化,定时定量进餐,延迟进餐时,餐前应少量进食饼干或水果。运动保持恒定,运动前适量进食或适当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经常测试血糖,尤其注射胰岛素者及常发生夜间低血糖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