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反应迟钝症状概述: 反应迟钝(unresponsive)是指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对刺激作出恰...
养生
症状名称: 反应迟钝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unresponsive
主要病因: 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病变、内分泌系统病变
常见症状: 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对刺激作出恰当反应或反应较慢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糖检查、HIV检测、免疫缺陷检测、颅脑CT、磁共振检查、脑电图
发病部位: 颅脑、头部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内分泌科
症状-典型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对刺激作出恰当反应或反应较慢。
原因-总述:
反应迟钝一般是由于大脑的血液、氧气供应不足,大脑组织或细胞受到损害所引起。精神障碍、内分泌系统病变等也可导致反应迟钝的发生。
原因-症状起因:
1、精神障碍
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等。
2、神经系统病变
阿尔茨海默病等。
3、内分泌系统病变
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症等。
4、其他
脑瘫、肺脑综合征、艾滋病等。
原因-常见疾病:
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阿尔茨海默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症、脑瘫、艾滋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伴有智力落后、社会适应困难。
2、伴有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
3、伴有记忆力减退、嗜睡、多虑。
4、伴认知功能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
5、伴有睡眠障碍。
6、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
7、伴有头晕、头痛。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应迟钝,或伴有上述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若怀疑患者为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等精神疾病时,可以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2、怀疑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者,须于神经内科就医。
3、若怀疑患者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症等内分泌疾病时,可以到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避免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患者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反应迟钝?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患者除了反应迟钝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如悲观、食欲减退、嗜睡、头晕、头痛、耳鸣?
3、患者是突然出现的反应迟钝还是逐渐出现的反应迟钝?
4、患者在出现反应迟钝前受过什么重大的精神刺激吗?
5、患者近期有服用过一些特殊药物吗?
6、患者既往有过抑郁症、甲状腺功能减退、阿尔茨海默病等病史吗?
7、患者的家属中有患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患者吗?
由于患者出现了反映了反应迟钝的症状,所以医生可能会询问家属上述问题。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患者为什么会有下腹疼痛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患者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患者需要住院吗?
4、患者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患者有什么风险吗?
6、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如果患者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她的治疗吗?
8、回家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患者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以上问题可由家属代患者向医生提问。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需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的症状表现选做血糖测定、HIV检测、颅脑CT、MRI及脑电图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注意患者运动及平衡能力等是否异常,身高、体重等是否发育异常。
2、神经系统及精神检查对于疾病诊断很有必要,可了解反应迟钝程度及患者语言、情感、行为表现是否存在异常等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糖测定
有助于低血糖的诊断,可用于排除低血糖症所致反应迟钝。
2、HIV检测、免疫缺陷检测
有助于艾滋病的诊断,可排除艾滋病所致的反应迟钝。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颅脑CT、磁共振成像
可反映脑部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性质、范围、程度等情况可用于排除大脑实质性病变所致反应迟钝。
2、脑电图
对于脑部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协助诊断意识障碍性疾病所致的反应迟钝。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血糖测定、颅脑CT、磁共振成像、脑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痴呆、抑郁症、脑瘫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病因鉴别
(1)脑瘫
多发于小儿,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智力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早期可出现易激惹,持续哭闹或过分安静、哭声弱,哺乳困难,易吐,体重增加不良;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身体发硬,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哭;大脑发育落后或经常有痉挛发作等表现。
(2)抑郁症
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性抑制等。还可出现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表现。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神经精神系统可有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迟钝,跟腱反射松弛期时间延长,重者可出现痴呆,木僵,甚至昏睡。
(4)阿尔茨海默病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反应迟钝。
2、相似症状鉴别
(1)痴呆
①认知功能减退:记忆障碍常常为突出表现,首先出现近记忆受损,逐渐进展为远记忆损害。视空间障碍、抽象思维障碍、语言障碍、失认、失用也很常见。
②人格改变:主动性不足、自私、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减少、对人缺乏热情、缺乏羞耻感及伦理观念、行为不顾社会规范、本能活动亢进、脱抑制等行为异常。
③精神和行为症状:幻觉、妄想、错认、抑郁、狂躁狂、激越、无目的漫游、徘徊、躯体和言语性攻击、喊叫、随地大小便及睡眠障碍。
④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衰退: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逐渐需要他人照顾,对他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严重者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毫无情感反应
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来说,主要是人格、情感反应、意志、行为和社会功能的障碍,比如缺乏情感、缺乏始动性、言语贫乏、兴趣缺乏、行为懒散、社交退缩等。
治疗-预计治疗:
反应迟钝的治疗重点在于明确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原发病。脑瘫者可给予药物治疗、康复疗法等;抑郁症重在心理治疗,辅以抗抑郁的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给予甲状腺制剂终身替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给与心理社会治疗,鼓励早期患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尽量维持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家属一定要做好看护,防止意外的发生。
治疗-治疗方法:
1、脑瘫
(1)综合康复治疗
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但疗效一般。
(2)现代医学治疗
包括手术治疗,矫形器治疗,水、电、光、声疗法,语言、交流的治疗,运动功能的治疗,ADL训练等。
(3)药物疗法
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还可以选择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脑功能,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再就是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
(4)中医疗法
包括针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按摩疗法、中药疗法。
(5)小儿脑瘫运动疗法
儿童脑瘫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
①痉挛型:放松僵硬的肌肉,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预防畸形。
②手足徐动型:用手抓握动作训练以稳定不自主的动作,如果异常体位变化不定,按痉挛型的目标做。
③共济失调型:改善跪位、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平衡能力,稳定地站立和行走,控制不稳定的抖动,尤其是双手。
2、抑郁症
(1)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
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③足量足疗程治疗。
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⑤治疗前知情告知。
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
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
(3)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3、甲状腺功能减退
(1)甲状腺制剂终身替代治疗
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为主。检测甲状腺功能,维持TSH在正常值范围。
(2)对症治疗
中、晚期重型病例除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外,需对症治疗如给氧、输液、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等。
4、阿尔茨海默病
(1)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促认知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治疗,另外就是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一般多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2)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约80%以上的A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严重时需进行干预。对于难以控制的精神病性症状和激越,常需药物治疗,多选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3)心理社会治疗
是对药物治疗的补充。应鼓励早期患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尽量维持其生活自理能力,以延缓衰退速度,但应注意对有精神、认知功能、视空间功能障碍、行动困难的患者提供必要的照顾,以防意外。患者如外出活动无人陪同时需要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或联系方式,以防走失。鼓励家庭和社会对患者多予照顾和帮助,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