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高钾血症症状概述: 高钾血症(hyperpotassaemia)是指血清钾高于5.5mm...
养生
症状名称: 高钾血症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hyperpotassaemia
主要病因: 肾排钾减少、细胞内的钾移出、含钾药物输入过多、输入库存血过多、洋地黄中毒
常见症状: 四肢乏力、手足感觉异常、肌肉酸痛、松弛性瘫痪、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脏骤停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电解质检查、肾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查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肾内科、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血钾轻度升高,仅有四肢乏力、手足感觉异常、肌肉酸痛。当血清钾>7.0mmol/L时,可出现松弛性瘫痪,先累及躯干,后波及四肢,最后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
2、心血管症状
血钾升高主要使心肌的应激性下降,当血钾>7.0mmol/L时,可出现心率缓慢、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其症状常与肾功能衰竭时存在。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由于高钾血症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加,故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腹痛。由于高钾对肌肉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停止。所有高钾血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后者可加重高钾血症。
原因-总述:
高血钾症主要是由于含钾药物或库存血输入过多、肾排钾减少、洋地黄中毒以及溶血、休克、烧伤等原因导致细胞内的钾移出,从而引起体内钾元素升高或者钾元素的排出受到限制,最终致病。
原因-症状起因:
1、肾排钾的减少
(1)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或晚期。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如Addison病、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α1-羟化酶缺乏症。
(3)保钾利尿剂长期应用,如氨苯蝶啶、螺内酯、氨氯吡咪。
2、细胞内的钾移出
(1)溶血、组织损伤、肿瘤或炎症细胞大量坏死、组织缺氧、休克、烧伤、肌肉过度挛缩等。
(2)酸中毒。
(3)高血钾周期性麻痹。
(4)注射高渗盐水及甘露醇后,由于细胞内脱水,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或细胞代谢,使细胞内钾移出。有报告应用盐酸精氨酸而发生高血钾,这可能是精氨酸进入细胞而钾排出所致。
3、含钾药物输入过多
青霉素钾盐(每100万单位含K 1.5mmol )大剂量应用或含钾溶液输入过多、过急。
4、输入库存血过多
5、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过量可致离子泵活力降低,影响钾进入细胞。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Addison病、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α1-羟化酶缺乏症等。
就医-急诊指征:
有肾功能障碍、长期应用含钾药物、组织损伤、酸中毒等病史者,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突然出现松弛性瘫痪、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等急症;
2、突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时血液检查发现血清钾高于正常值;
2、伴有四肢乏力、手足感觉异常、肌肉酸痛;
3、伴有心跳减慢等心血管症状;
4、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
5、伴有特殊药物服用史、肾脏疾病史等;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发现血钾值较高的?怎么发现的? ;
2、目前有哪些症状?是怎样的发展过程?
3、小便量是否明显减少?
4、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疾病?
5、有没有受过什么伤,包括烧伤?
6、是否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具体是什么药物?
7、还得过什么其他疾病?
8、有没有什么手术史及输血史、过敏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血钾值为什么会高?
2、我没有感到任何不适,高钾血症会有什么危害?
3、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治疗吗?
4、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需要住院吗?
5、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6、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以后怎样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9、治疗后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电解质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体格检查、肾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电解质
血清钾超过5.5 mmol/L为高钾血症。应与假性高钾血症相鉴别,后者可因抽血时未放开止血带或抽血时手臂屈伸和握拳动作过多,造成溶血所致。此外,血小板或白细胞显著增多时,血清钾含量亦可增高。
2、肾功能检测
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相对密度或渗透压、尿量及尿稀释或浓缩功能的测定,可及早发现肾衰竭。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可检查心脏节律。血清钾增高达到6mmol/L以上时约有25%的患者可出现心电图的改变,血清钾达到8mmol/L时,80%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血清钾达8~10 mmol/L时可出现严重的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高钾血症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耸,QT间期缩短,严重时P波消先、QRS波增宽,进一步S-T段与T波融合,T波增宽,与QRS波共同形成双相波浪形。最后出现心室纤颤。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以及四肢乏力、手足感觉异常、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典型的临床表现,再结合电解质、肾功能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进行诊断。此外,还需要注意与假性高钾血症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高血钾是少尿期常见的死因之一。本病应与肾前性少尿鉴别,后者因肾血流灌注不足所致,血钾增高的程度较轻且缓慢,肾功能受损亦较轻,尿渗透压与血渗透压之比大于2,有助于鉴别诊断。
2、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晚期可表现血钾增高,尿相对密度低而固定,尿内有蛋白、管型、红细胞及白细胞等,血浆尿素氮及肌酐常明显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常降低,根据病史、症状及化验检查所见,诊断一般不难。许多因素如感染、酸中毒、大量应用保钾利尿剂、输入库存血等都可致血钾急剧或明显升高。
3、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
本症是由于肾素缺乏所致的醛固酮形成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本病应与Addison病鉴别,两者均有醛固酮减少和高钾血症,但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有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浆皮质醇及ACTH值正常,且无Addison病的临床特征,如色素沉着、软弱无力和失水等。
4、α1-羟化酶缺乏症
完全性α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由于皮质醇与醛固酮分泌不足,可出现明显脱水、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与代谢性酸中毒。由于ACTH分泌增多,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因而女性患者出现男性化,男性患者性早熟。
5、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本症表现与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相似,肌肉无力、麻痹,但发作更为频繁,每次发作持续数分至数十分钟。发作时血清钾增高,心电图有相应表现。本病少见,男性较多,通常在10岁前起病,常因剧烈运动后、湿冷环境、服用钾盐后诱发。
治疗-预计治疗:
高钾血症的治疗除了立即停止钾盐的摄入和尽快降低血钾之外,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律失常患者可使用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进行纠正。
治疗-治疗方法:
1、立即停止钾盐(包括药物及食物)的摄入。
2、降低血钾
(1)促进钾进入细胞内:高渗(25%)葡萄糖溶液+胰岛素;升高血pH值:NaHCO3溶液静脉输注。
(2)清除细胞外液中钾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配合甘露醇或山梨醇导泻。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3、紧急对抗心律失常
(1)10%氯化钙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2)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推,必要时重复。
(3)紧急状态下氯化钙效果优于葡萄糖酸钙,但应注意静脉滴注,切忌直接静脉推注。
日常-护理原则:
指导患者避免进食含钾量高的食物。
2、配合治疗
嘱患者停用含钾药物,对心律失常者,遵医嘱使用钙剂对抗过量的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对透析患者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3、病情观察
监测患者的血钾情况、心率、心律、心电图,及时发现并发症。且出现心律失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若出现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4、健康教育
告知肾功能减退或长期使用留钾利尿剂的患者,应限制含钾食物和药物的摄入,定期复查血钾,以预防高钾血症的发生。
预防-预防措施:
1、消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限制钾的摄入。
3、对抗高钾的心肌毒性Na+、Ca2+对K+有拮抗效应,可缓慢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高渗氯化钠或乳酸钠溶液等。
4、促进钾进入细胞内
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提高细胞外的pH值及Na+浓度;用葡萄糖溶液、胰岛素静脉滴注,促使K+进入细胞内。
5、促进钾的排出
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促进肠道加速排出K+;使用利尿剂促进K+从泌尿道排出;透析疗法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