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骨质软化症状概述: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指成年人的佝偻病,多由于钙吸收...
养生
症状名称: 骨质软化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osteomalacia
其他名称: 骨质软化症
主要病因: 钙吸收不足或钙排出增多
常见症状: 腰痛、下肢痛、骨折、畸形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骨计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尿液检查、X线检查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骨科、内分泌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肾性骨病性骨质软化
由于肾功能不良,造成维生素D3代谢障碍而引起。1,25-(0H)2-D3缺乏,使肠钙吸收减少,出现低血钙。低血钙促使甲状旁腺增生肥大,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释放增多;另外代谢性酸中毒,尿磷排出减少,使血磷升高。低血钙、高血磷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三者共同构成肾性骨病,并根据三者间相互消长及先后的关系决定肾性骨病的发展类型。维生素D3代谢障碍,低血钙会导致成人软骨病类型的骨病变,当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一步发展时,破骨细胞增生,溶骨吸收过程加强,由于有高血磷,从破骨细胞到成骨细胞转变过程加强,成骨活动亦加强,血碱性磷酸酶激增,骨组织再塑造活跃伴纤维增生、网织骨增生为典型纤维性骨炎。发展到极端时骨髓腔会出现转移钙化灶,产生骨硬化症。同时发生骨外软组织转移钙化灶。
2、骨性疾病
佝偻病、软骨病是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骨病,不同年龄存在不同临床形式。
原因-常见疾病:
佝偻病、软骨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1、X线检查发现有骨质软化;
2、伴长期或反复腰腿疼痛、肌肉无力;
3、伴骨骼明显压痛、行走不便;
4、伴胸肋及上肢痛,甚至全身性骨痛,不能自动翻身;
5、伴脊柱、胸廓、骨盆及下肢骨骼的变形;
6、容易发生骨折;
7、伴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手足搐搦等;
8、伴慢性与进行性肾脏疾患等病史;
9、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着易于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时候发现自己有骨质软化的?您是如何发现的?
2、您除了骨质软化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如易疲惫、膝内翻、膝外翻、肌肉无力?
3、您是否会经常去户外活动?
4、您既往有过什么胃肠道疾病或肝胆疾病吗?
5、您当时出生的时候是早产儿吗?
6、您平时的饮食习惯怎么样?喜欢吃什么食物?
7、您有在长时间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骨质软化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骨计量学检查作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尿液检查、X线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包括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肾性骨病性骨质软化显示血清钙下降或正常,血清磷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佝偻病、软骨病显示血钙正常或偏低,血磷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2、尿液检查
包括尿钙、尿磷测定。肾性骨病性骨质软化、佝偻病、软骨病显示尿钙、磷减少。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肾性骨病性骨质软化、佝偻病、软骨病等病史以及腰部、下肢疼痛,肌肉无力等临床表现,结合骨骼X线检查、骨计量学检查等相关辅助检查,一般诊断不难。
诊断-诊断依据:
1、肾性骨病性骨质软化
(1)有慢性与进行性肾脏疾患所致的肾功能不全病史。
(2)患者最早的症状是腰腿疼痛,肌肉无力,继而出现骨骼压痛、行走不便。久病者疼痛由腰腿蔓延至胸肋及上肢,多为酸痛或刺痛,不能自动翻身。可引起脊柱、胸廓、骨盆及下肢骨骼的变形或发生病理性骨折。还可有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手足搐溺等症状。
2、佝偻病、软骨病
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体征,确诊需X线骨骼检查。婴幼儿除有多汗、易激动、夜间睡眠差、腹大等低钙症状外,常产生腕、踝部肿大,肋骨呈半球样畸形,鸡胸,方颅,下肢呈O型或X型弯曲畸形,患儿还常伴全身生长发育不良。成人软骨病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仅有腰腿疼痛,渐发展成持续性全身性骨痛,肋骨压痛明显,行走不便,久病者脊柱胸段后凸、呈驼背,胸椎可侧弯,身长缩短,且易发生骨折。可有隐性或显性手足搐搦。常伴消化不良和其他营养不良性疾患。
诊断-鉴别诊断:
1、骨质疏松症
本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股病变。大多数是由于骨形成弱于骨吸收,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量等比例减少所致。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均正常。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骨活检不见骨组织。
2、泛发性纤维性骨炎
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致使骨吸收加速导致骨组织减少。由于成骨细胞的代偿性活动而使碱性磷酸酶、血钙升髙,血磷降低,X线见虫蚀样或沙粒样改变,骨膜下骨吸收。
3、类风湿关节炎
病变先从手指、腕、肘等关节开始。早期可见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晚期可见各种关节畸形。严重病例因长期卧床,不见阳光,也可能继发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多关节的长期肿痛,甚至手足畸形和类风湿因子阳性可帮助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骨质软化的治疗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解除其根本原因。同时,还要配合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部分患者还可考虑进行物理疗法,以缓解不适症状。
治疗-治疗方法:
1、补充维生素D和钙
每日口服或肌内注射维生素D。口服钙剂有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或10%氯化钙;对有急性手足抽搐症状者,使用1,25-(OH)2D3治疗有效,但不需维持用药。
2、预防和治疗骨折
严重畸形者手术治疗,但需对代谢性疾病进行治疗,否则无法进行手术修复。
3、其他
天然日光浴和人工紫外线照射(波长240~315nm)疗法也是治疗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的方法。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