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虹视症状概述: 虹视(iridization)又称虹彩视,是指当注视电灯泡等明亮光源时,...
养生
症状名称: 虹视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iridization
主要病因: 青光眼、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
常见症状: 眼红、眼痛、眼分泌物、视力下降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散瞳验光、内皮细胞计数、角膜病灶刮片检查、眼底照相、眼部A型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视野检查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患者看到白炽光周围出现彩色晕轮像雨后彩虹,呈现内绿外红的排列顺序。
2、结膜膜内有分泌物。
3、非眼压升高引起的角膜上皮水肿或小点状混浊。
4、还可伴有有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原因-总述:
虹视由屈光间质异常引起光的散射产生,导致白光分解为其组成色光,从而出现彩色光环。多因青光眼、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引起。
原因-症状起因:
1、青光眼
青光眼为虹视的首要原因,眼压升高时,角膜上皮发生水肿,进入眼内的光线经角膜上皮细胞内过多水分折射,由于分光作用产生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形成虹视。多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结膜炎
由于黏液性分泌物涂布于角膜表面,这时可出现虹视,通过拭除分泌物或快速眨眼即可消除该症状。如果结膜内有血液、脓液,小气泡等,也可出现虹视
3、角膜炎
因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水肿,也可导致虹视。
4、葡萄膜炎
因累及角膜内皮细胞,破坏了角膜水化作用,引起角膜上皮水肿,即可有虹视症状。
5、其他
如长期佩戴接触镜造成角膜缺氧,白内障术后造成角膜损伤,均可引起虹视。此外,晶状体水隙形成以及白内障,特别是核性白内障有时也可能引起虹视。
原因-常见疾病:
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葡萄膜炎、角膜上皮萎缩、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真性虹视、假性虹视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出现虹视,即注视明亮光源时,周围出现彩色光环;
2、伴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痛、黏液性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等刺激性症状;
3、伴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等;
4、伴眼球晶状体模糊,似有白膜;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散瞳检查,就诊当天不要戴美瞳或隐形眼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2、您视力有受到影响吗?
3、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等眼部疾患吗?
8、您最近接受治疗白内障的手术了吗?
9、你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10、您近视吗?有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吗?
11、您有糖尿病吗?有良好控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正常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还会复发吗?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检查以检查裸眼及矫正视力,必要时可配合验光检查。
2、其他
检查患者的眼睛有无结膜炎、眼泪分泌过多、晶体改变。检查瞳孔大小、形状以及对光反应。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内皮细胞计数
手术前做角膜内皮计数检查,可避免因术后角膜反应过大而发生角膜水肿,产生虹视。
2、角膜病灶刮片检查
角膜有炎症时,可行角膜病灶刮片,包括涂片染色镜检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可确定病原菌并指导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眼底照相
观察视乳头形态及颜色、杯盘比等。了解视乳头是否有苍白,杯盘是否扩大、盘沿是否有狭窄等。
2、眼部A型超声检查
观察眼轴长度,以明确是否有短眼轴的危险因素。
3、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
观察中央前房深度(正常值2.5-3.5毫米)、房角情况,明确房角是否有狭窄或关闭等。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检查
利用裂隙灯可以观察到角膜水肿的程度。
2、散瞳验光
学术名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以明确患者的屈光状态,是否有近视、远视等。散瞳后,还可利用裂隙灯可以观察到有无角膜及屈光间质的混浊。
3、眼压测量
可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或压平眼压(Goldmann眼压),以明确是否存在眼压升高的情况。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
4、房角镜检查
了解房角是否狭窄、是否有关闭粘连、房角后退等。
5、视野检查
了解有无视野缺损。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检查,通常不难诊断。年龄较小的患儿常常表达不清虹视的症状,容易遗误病情。虹视伴有眼痛或严重的头痛,应警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诊断-鉴别诊断:
1、病因鉴别
(1)结膜炎: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黏液性分泌物增多,由于黏液性分泌物涂布于角膜表面,这时可出现虹视,在擦去分泌物之后,虹视即可消失。如果外结膜囊内有血液、脓液,小气泡等,也可出现虹视。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结膜水肿。
(2)角膜炎:因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水肿,也可导致虹视。患者可出现患眼疼痛、羞明、流泪和眼睑痉挛。角膜炎患者不但有睫状充血,也有虹膜充血。严重患者的球结膜甚至眼睑都会发生水肿。
(3)葡萄膜炎:因累及角膜内皮细胞,破坏了角膜水化作用,引起角膜上皮水肿,出现大泡样或小泡样时,即可有虹视症状。此外,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虹膜肿胀,纹理不清,瞳孔后粘连等。
(4)角膜上皮萎缩:虹视是该病的晚期表现。它也可导致视野缺损。
(5)青光眼:虹视是各型青光眼的特征表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导致视物模糊,随后有头痛以及患眼周围疼痛,检查有瞳孔轻度扩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结膜充血、角膜云雾状、视野缺损和恶心、呕吐可能。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无症状直至全盲发生。有时虹视和视物模糊发展缓慢。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虹视为其晚期表现,伴有轻度眼痛、周围视野丧失以及视力降低。
(6)白内障:虹视是该病早期表现。由于放射状排列的晶体纤维吸水、肿胀,产生分光作用所致。闪烁的光线可能让患者失明,夜间驾驶是不可能的,其他表现有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晶体混浊,这些都是逐渐发展的。
2、真、假性虹视的鉴别
(1)出现的虹视有无光谱(彩环样)排列。
(2)红绿彩环是否清楚。
(3)虹视出现时的时间及出现时的眼压如何。
(4)虹视出现时有无角膜水肿。
(5)虹视出现时有无伴随症状,如眼胀、鼻酸、雾视及头疼等。
(6)用缩瞳药点眼后能否使虹视消失。
为了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虹视,可让患者通过一个狭窄的裂隙观看一个光源,将裂隙垂直放置,并在瞳孔前方移动,如为生理性晶状体性虹视,在裂隙移动的过程中,虹视仅有部分可见,而且其位置随裂隙片的移动而改变。当裂隙位于瞳孔边缘时,晶状体水平放射状纤维起折射作用,所以在上方和下方可见一段横行彩色弧,在裂隙位于瞳孔中央时,晶状体的垂直纤维起折射作用,则在水平方向两侧各有一段纵行彩色弧,而当裂隙位于瞳孔缘与瞳孔中心之间时,晶状体的斜行纤维起折射作用,则可在右上、右下,左上和左下四个向各有一段短的斜行彩色弧。去掉裂隙片后则虹视恢复圆形。而病理性虹视在裂隙片移动的过程中,彩色环维持圆形,仅颜色稍发暗而已。
治疗-预计治疗:
青光眼是导致虹视的首要原因,首先应检查患者是否有青光眼、结膜炎等病因,针对这些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角膜水肿的发生。对于药物引起的虹视应及时停药,有感染发生的患者应使用抗生素。
治疗-治疗方法:
1、白内障术后引起的角膜水肿
术后24h换药时,局部应用DG液(高渗葡萄糖加地塞米松)或GP液(50%葡萄糖加泼尼松龙)点眼,每天次数根据病情掌握,注意无菌操作,至角膜水肿完全吸收为止。通过抗炎脱水,促进角膜内皮细胞修复代偿,对消除角膜水肿有显著疗效。地塞米松注射液、庆大霉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停用后改为泼尼松片口服,用量及用药时间视前房混浊情况而定;口服乙酰唑胺片,视眼压情况减量或停用;局部滴用激素眼液和抗生素眼液等;同时常规量口服维生素E、三磷酸腺苷等。
2、全身性治疗
可采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同时,应口服乙酰唑胺。其次,眼局部滴用毛果芸香碱眼药水。如果眼部疼痛的症状非常明显,可做眼球后注射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可有效而迅速地缓解疼痛的症状。
3、防止手术原因造成角膜水肿
主要措施为避免器械和人工晶体接触角膜内皮;尽可能在前房关闭状态下操作;使用黏弹剂保护内皮;避免长时间冲洗;冲洗液不要直接朝向角膜内皮。
4、青光眼临床前期及前驱期治疗
及时行激光虹膜切除术或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将可以防止急性眼压升高,甚至可能收到永久治愈的效果。否则,经过反复小发作之后将出现急性发作。但严重角膜上皮及基质水肿时,可使激光束功能分散,不能准确地聚集在虹膜上,因而不能完成虹膜切除术。如要穿透虹膜,则需大的能量,将会损伤角膜内皮细胞层。
5、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于炎症分泌物过多引起的虹视现象,可在去除眼部分泌物之后消失,并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
6、积极治疗原发病
由于角膜、晶体、玻璃体等屈光间质混浊引起的虹视现象,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7、其他
由于药物引起的虹视,发现后立即停药,并予以相应的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虹视者,不要直视强光。
2、适当减少外出活动,保持地面清洁无水渍,避免发生意外。
3、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可在暗室环境中停留时间过久,注意避免使用散瞳的药物,避免眼压升高引起角膜水肿。
4、观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头痛、眼胀痛、恶心、呕吐、视野的改变,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及时遵医嘱局部点眼药,如消炎、保护角膜等药物。
6、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看光亮物体时若再次出现彩晕,及时就医。
预防-注意事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