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红疹症状概述: 红疹(exanthema)是指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丘形小粒,呈界限性突起...
养生
症状名称: 红疹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exanthema
主要病因: 过敏
常见症状: 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咽拭子、病原学检查、血清病毒抗体检测、B超检查、X线检查、螨虫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皮肤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皮肤表面出现界限性突起红色斑疹或丘疹,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根据红疹的形态,可分为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等。
1、斑疹
表现为皮肤发红,但一般不高出皮肤表面;一般较小,直径1-2厘米,可伴有或不伴有瘙痒,有些可伴有鳞屑。
2、丘疹
较小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皮损,局部皮肤发红,且常突出于皮肤表面。
3、斑丘疹
在丘疹的病灶周围出现皮肤发红,既有皮肤发红的斑疹,也有高出皮肤表面的丘疹。
4、玫瑰疹
表现为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约2-3毫米。
4、荨麻疹
表现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突起,常伴有明显瘙痒。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过敏
如药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2、病毒感染
如风疹、病毒疹、幼儿急疹、手足口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3、细菌感染
猩红热和丹毒等。
4、其他
如蚊虫叮咬、日光性皮炎等。
原因-常见疾病:
风疹、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药疹、湿疹、丹毒、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手足口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局部或全身,突发或反复出现红疹;
2、伴瘙痒、疼痛、脱屑等皮肤表现;
3、伴发热、咳嗽、咽痛或淋巴结肿大等感染表现;
4、疑似过敏反应;
5、伴长期不愈或症状持续加重;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皮肤不明红疹,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2、周围有人患类似疾病,怀疑传染性皮肤病(如猩红热、麻疹等),可于感染科、传染科就医诊治。
3、疑似过敏者,可以去皮肤科、变态反应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红疹部位进行检查,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红疹何时开始的?
2、随时间推移,红疹范围有扩大或缩小吗?
3、除红疹,您是否还伴有瘙痒、发热、腹泻等不适?
4、您以前有过红疹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近期是否有食用某些特殊的食品?
6、您周围有没有人近期有类似情况?
7、您使用过药物治疗红疹吗?什么药物?
8、您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情况吗?有接触特殊物体吗?
9、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您平时喜欢喝酒吗?每天喝多少?
11、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使用药物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红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治疗有什么风险吗?治愈后会影响皮肤美观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通过血常规检查患者是否有感染。
2、咽拭子
若分离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可明确诊断猩红热。
3、病原学检查
明确是否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导致。
4、血清病毒抗体检测
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疾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用于检查有无脾脏肿大,以明确是否因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红疹
2、X线检查
用于明确有无关节改变,明确是否由于风湿性疾病导致红疹。
检查-病理检查:
1、风疹组织病理学检查
发疹后期浆细胞增多。
2、猩红热组织病理学检查
有皮肤小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充血,有时呈点状出血等。
检查-其他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皮肤红疹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同时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风疹、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药疹、湿疹、丹毒、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风疹
该病全身症状轻,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为皮肤斑丘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出疹期常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脾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明显。
2、麻疹
有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炎及麻疹黏膜斑,发热3~4d后全身出现斑丘疹,出疹期热度更高,皮疹为紫红色至棕红色斑丘疹,发疹顺序为耳后、颈、发际、面部、躯干、四肢、手掌、足跖。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较重,主要见于儿童。
3、猩红热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有高热中毒症状,发热1~2d后出疹,出疹期高热。发病前一天,突然发热及咽痛,皮疹为弥漫性、密集性小斑疹,发疹顺序为颈、胸、躯干、四肢和面部,压之褪色,复原较慢。咽峡炎、环口苍白圈及扁桃体炎。
4、幼儿急疹
发烧,常常是高烧,持续3~7天。在体温恢复正常后,身体上长出了红疹。眼险略微肿胀。食欲减退、轻度腹泻、咳嗽、暴躁易怒、疲劳乏力、热病发作。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往往在2岁以下肝、脾、淋巴结肿大及一般症状不明显。年长儿症状较重,典型病例可有发热,体温38~39℃,热程1~3周或更久,后逐渐下降。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肝功异常多形性皮疹。
6、肠道病毒感染
有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全身或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及散在斑丘疹,发时或热退后出疹。
7、药物疹
皮疹瘙痒,常融合成片,出疹与用药有关。
8、玫瑰糠疹
好发年龄为15~40岁,女性患者更多见。春秋季多发。皮损为橙红色丘疹和斑疹,开始是分离的,以后可互相融合。皮疹呈卵圆形或环行,表面有纤细的皱纹和圈领状脱屑。起病初期的皮损称母斑,母斑通常较以后出现的皮疹大,可持续1周或更长时间。当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并经过3~8周后,通常会自行消退。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目前尚无特异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退热、止痛、镇静、解痉、止咳以及保肝等措施。
2、幼儿急疹
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予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由于幼儿急疹患儿大多数预后良好,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干扰素能有效地抑制HHV6的复制,临床大多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3、风疹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等。加强护理和适当的支持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